第04版:六岭书林
3上一版  下一版4
 
致敬一位长者的文字人生
张天翼在邵阳
瞧这父子俩
何以为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20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序与跋
致敬一位长者的文字人生
——欧阳梅先文集《知言》序
张千山
 

1935年出生的欧阳梅先是长我近30岁的老师与前辈,也是邵阳本土老一辈文字工作者中颇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我尽管与欧阳老师直接打交道不多,但其人其文却颇为熟悉。早在三十年前,唐琰等本土文化旗手领衔成立邵阳市杂文学会时,我们都是其中成员,活动一同参加,作品一同入集。自那时起,每于报刊见其文字,多会浏览或细读。持续三十年,如此文缘,可谓不薄。最近,欧阳老从他已发表和出版印行的各类文字中精选有代表性的篇章,汇集成我们眼前这部名为《知言》的选本,打电话嘱我作序,我思虑片刻之后便欣然应允。我觉得,自己无论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还是社会科学界的服务员,能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值得敬重的文化前辈致敬,很荣幸,很值得,也很应该。及至通读全书,更是感慨多多,敬意深深。

一是感动致敬于其深厚的文字情怀。“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是欧阳老传略中引用的诗句,也是他读书写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一个人一生以读书写作为业、为乐、为追求、为寄托,真可谓不俗也不易。有类似经历的人都知道,爬格子的活是又苦又累的。欧阳老从十多岁开始文字工作到从隆回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岗位退休,退休后又长期担任县里重要史志的撰稿人,并一直坚持文学创作,文字生涯七十余年,无论哪个岗位,哪种环境,都与文秘调研、材料写作、文学创作密切相关,而能坚持不懈,甚至岁老弥坚,并获得各级各类众多写作方面奖项,真是可敬的一位文化朝圣者和殉道者。

二是感动致敬于其认真的创作精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读欧阳老的文章,对此我更是深为认同。书中各辑篇章,无论记事写人的史料文字,还是杂文时评、旅游散记、文艺评论、序言题跋,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以及言之有趣。这与他与生俱来的天性志趣有关,更与他的文学价值观念与精神追求密不可分。欧阳老从小热爱文学写作,一直以本土先贤魏源先生为学习的榜样。正如他在最近完成的《我向魏源学写诗》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一学其先进思想,二学其创作实践,三学其勤奋精神,他始终像魏源先生那样坚守着文以载道的文学正道。也正因如此,他以自己的勤奋好学、积极努力,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公开发表了80多首新诗和民歌。到上世纪80年代后,他转入杂文随笔、散文、寓言、小小说、传统诗联等方面的创作,发表量数以千计,特别是杂文、诗联作品,更是遍地开花,获奖不少。其本人还于2013年与马轶麟、邹宗尧等先生一起获评“传承国粹服务隆回十佳诗人”。今日重温其当年结集出版的杂文集《闲谈杂议》等著作,阅读《“民主”与“米煮”》《李逵再遇假》《孔明再挥泪》等篇章,依然被其思想情怀的光芒深深打动。正所谓时文即史文,好的当代讲述就是历史讲述。这也正是每个真诚的写作者的价值所在。关于他的杂文等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贡献,本书中收录了好多位专家文友的评论,都很精当中肯,我十分认同。

三是感动致敬于其年轻的写作心态。欧阳老是一位活到老、学到老、思考与写作到老的楷模。他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他的写作心态总是那么年轻。每个时期,每个年龄段,他都能针对最新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作出自己的思考与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引发大家的共鸣。就在我拜读其书稿期间,他还从邮箱里给我发来了最新写作的三篇文稿。其中一篇就是《我向魏源学写诗》,另外两篇是《难忘抗美援朝的那些事》和《令我难忘的两位当代隆回诗人》。三篇近作中,《难忘抗美援朝的那些事》是专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入朝作战70周年而写的最新篇章。文章既追溯和还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相与脉络,又结合记录“抗美援朝”那两年零九个月中他在家乡参与相关宣传发动工作的经历,讲述身边亲友踊跃报名参军参战和干部群众捐款捐物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间,热血沸腾,洋溢青春活力,感奋人心。这种年轻态、激情章在他退休以后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比比皆是。真可谓文心不与年俱老,白头常发壮年歌。

四是感动致敬于其特有的文化贡献。每个写作者的文化经历、文化视野、文化站位以及文艺爱好、文字特长都有不同。欧阳老一生主要工作于乡镇、区、县党政机关,是公务员岗位上少见的长期笔耕不辍的一方名笔,一大秀才,这也让他的文字人生与其他职业身份相对稳定的专业写作者有了区别和特色。他的阅历、交往和文字写作,本身就是一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鲜活记录。是当代人记当代事、写当代史的忠实实践。《知言》一书中,我特别感兴趣的就是这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记录和有关人物的写照。作者在长期编撰《中国共产党隆回历史》《隆回县人大志》等重要地方史志的同时,撰写了不少地方文史散文,在本书的“史实散记”“奇人轶事”两个专辑中,《隆回解放时的几件事》《隆回的苦日子》《黄埔一期刘柏生》等文以及对龙崇卿、刘国隆、欧阳涛、申季龙等本土当代人物的讲述与记录,都是很有文献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大多篇章富有情趣妙趣,可读性很强。这样的文字留存,要求作者必须有真切的史实经历,真诚的文学品格,良好的写作禀赋,几者都不可或缺。我们在呼吁和期待更多历史亲历者参与地方文史写作的同时,对欧阳老的文史贡献倍增理解与尊重。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之累之苦之甜之乐,非道中人难以体察。几番品读,掩卷沉思,深感《知言》之难得与厚重。面对这样的长者、这样的文字,我们必当满怀敬意。

是为序。

(张千山,文艺评论家,邵阳市社科联主席)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