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察与思考
3上一版  下一版4
 
脱贫步伐 铿锵有力
明确职责 准确定位 讲究方法
用好人 干好事
网络须减负 服务要提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20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步伐 铿锵有力

王永红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暖人的六个细节之一——“路的故事”,是辉映着“精准扶贫”历史性成就之路,令我备受启发、倍感振奋。“小切口”折射“大发展”,陕西梁家河黄土路、福建寿宁县下党乡山路、四川大凉山的“天梯”之巨变,为中国式脱贫攻坚提供了生动注脚,浓缩着中国“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路的故事”回溯了历史,记载了现在,辉映着未来,既探索指引了中国式脱贫攻坚的战略之路,又诠释了千千万万贫困群众的坚定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脱贫是一场攻坚战,“那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最成功的脱贫故事”注定不会写得太轻松。面对“中国减贫之路的特别之处何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伟大实践,给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科学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群众。50多年前,陕西梁家河的黄土地上沟壑纵横,他亲眼目睹百姓的艰苦生活,下乡插队的他有一个质朴的愿望,那就是让乡亲们都能吃上肉。随后的40多年里,不论工作地点如何变动,扶贫始终排在他工作表的首位。在党的十九大上,他更是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来时的路无不充满艰辛,向贫困开战的决心坚如磐石。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从“造血式扶贫”到“输血式扶贫”的转变,再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中国共产党人立下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千千万万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坚守在最贫困的地方,进村入户、一人一策,找准“病根”,拔掉“穷根”。

脱贫攻坚为亿万人民打通奋斗之路。今天,四川大凉山的“天梯”变成了新的铁梯;藏在云端的“悬崖村”办起旅游,招揽客人;忧心忡忡的父母,从此不再为儿女的上学路担惊受怕。今天,千千万万个“梁家河”旧貌焕新颜——“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

梁家河的例子在田江街道也带有普遍性。街道坚决贯彻“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要求,践行“办事处就是为群众办事”的理念,党员干部用“很投入、很给力”的工作改变着贫困村庄的面貌,街道脱贫攻坚之路铿锵有力。筹资560多万元,硬化村级道路10.3公里、建设管道灌溉26公里,新建林间旅游路9000米、生态小游园16处,完成了辖区全部旱厕的改造。筹资1200万元,完成田江等3个村自来水工程,彻底解决7135人安全饮水问题。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等方式,帮助152名贫困户解决就业难题。街道实现了水泥路通组通院落、农副产品20分钟入城,所有建制村、社区开通了公交、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垃圾站等环卫设施,80%以上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街道4个村发展油茶、桑葚、蓝莓、黄金贡柚、蔬菜等产业,带动贫困户158户476人从中受益,每年人均持续增收1000多元。

“路的故事”在田江热土上生动延伸。互联网+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田江街道精准扶贫之路越走越宽:由单纯的“输血”到既“输血”又“造血”,贫困主体逐渐具有从市场赚钱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截至2019年底,田江街道已实现稳定脱贫143户443人,2020年将实现街道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作者单位:北塔区田江街道)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