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的老师中,石润山是一个声名不显却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并给过他一定思想影响的人。
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石润山是毛泽东的老师。在尹高潮的《毛泽东的二十四位老师》一书中,列举了毛泽东的两位邵阳籍老师,即张干、袁吉六,没有提到石润山。在《古今中外邵阳人》一书中,介绍了毛泽东四位邵阳籍的老师:张干、袁吉六、刘策成、孙俍工,而没有石润山。直到近年,黄露生出版《毛泽东的尊师风范》一书,其中列举了毛泽东的33位老师,邵阳籍的有刘策成、孙俍工、石润山三人。人们才知道,除张干、袁吉六、刘策成、孙俍工外,石润山也是毛泽东的老师。其实,不管是论资历地位,论才华成就,还是论对毛泽东的影响,石润山都不亚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位。
石润山(1872-1948),本名广权,一名建勋,字一参,号蕴三、润山,新邵潭溪人。石润山与樊锥是同年、同乡,且同为拔贡,交往十分密切,曾一道参与湖南维新变法运动,领导邵阳南学会活动,也一道去日本留过学。从石润山送给蔡锷的挽联“教管子,教荀子,教韩非子,回首廿年,不料神州便是吾曹责任;对乡人,对国人,对世界人,同声一哭,如此健者更从何处得来”来看,石润山和樊锥一样,都曾是蔡锷的授业恩师。
石润山作为湖南督军兼省长刘人熙的高足,作为护国元勋蔡锷的老师,作为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的挚友,如果奔仕途的话,完全可以仕途通达,有所作为。但他淡泊名利,除短期从政外,毕生以教书著书为业。他创办过驻省邵阳学校,担任过湖南师范学校教员、上海中国公学教授,出任过群治大学文学院院长和代理校长。他还长期担任船山学社社长,主持船山学社社务。
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旨在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于5月9日接受了除个别条款外的一切要求。为了揭露袁世凯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湖南一师集资编印了由石润山编著的《明耻篇》。毛泽东仔细阅读后,在《明耻篇》的封面上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并在《明耻篇》卷首《感言》篇里批注道:“此文为第一师范学校教习石润山先生作。先生名广权,宝庆人。当中日交涉之倾,举校愤激,先生尤痛慨,至辍寝忘食,同学等爰集资刊印此篇,先生则为序其端而编次之,云云。”石润山在反对“二十一条”爱国活动中的表现,是与他早年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相一致的,也与他长期在日本留学,熟悉日本国情有关。
石润山一生涉猎颇多,兼及辞章、诗律、经义之学,书法亦颇有造诣,是一位在文学、诗歌、教育学等方面都有著述的学者。石润山撰有《张子正蒙注诠言》《老学今诠》《说文匡鄦》《管子今诠》《六书浅说》《苍石山人文字谈》《政谈续》《燕尘录》《说诗解颐》《尚书今文通释》《曲台十论》《老子今诠》《墨子今诠》《四书今读》《易象的哲理观》等,编有《刘浏阳先生荣哀录》,谭人凤的《石叟牌词》也经他“整齐文字”,可谓著作等身。不幸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时,石润山在上海的著作和藏书,遭日本飞机轰炸烧毁,无一幸存,而存于湖南的著作,也大都毁于1938年的长沙文夕大火。饶是如此,石润山仍有《管子今诠》《说文匡鄦》《苍石山人文字谈》《六书浅说》等著作存世。著名学者董莲池主编的大型文献集成《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中便收录了石润山的著作。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曾为《管子今诠》题签:“此书于抗日战争中出版,其时予在陇滇,不但未见,亦未知也。今日阅书于中国书店,得之。知其用力甚深,而仍不详石君为何如人也。世之学者湮没不彰者何限,而我辈以居都市之故,遂易欺世盗名,书此志愧。”在顾颉刚先生眼中,他不仅为石润山的学术才华倾倒,而且深为石润山的名声不彰叹惋。
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后与石润山交集不多,加上平静谦和、不事张扬的石润山又在解放前便去世了,从而导致毛泽东和石润山的这段师生情谊长期湮灭无闻。
(张东吾,新邵县人,其作品入选《邵阳文库》《芙蓉花开》《芙蓉国》《原上草》等多种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