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楼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装配式建筑大热,建筑工人路在何方?
快到手房子要飞?一招“保全”还赚20万
公积金异地转接平台6月上线
楼市“红五月”成交遇冷
夏季装修,能为施工加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7年6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装配式建筑大热,建筑工人路在何方?

 

一栋30层的高楼,如果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投入12个工人最快只需要180天就可以建成。这就是装配式建筑的神奇效率。

随着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传统混凝土建筑正有被装配式建筑逐渐替代的趋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为行业带来新气象,也使得行业面临洗牌和重构。

去年9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比例从目前的不足5%上升至30%。有专家表示,未来1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市场规模将累计达到2.5万亿元。

“搭积木”般建房,引领行业变革

在过去30年里,建筑业虽然高速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把建筑需要的墙体、叠合板等预制构件,在企业车间按标准生产好,将预制件在施工现场装配,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

通俗来讲,就是在建造过程中,像造汽车一样造住宅“零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安装房子;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将生产工地变为“总装车间”进行“拼装”。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新能源设计研究中心运营部经理杨超表示:“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还能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的产业。随着国家鼓励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不断出台,建筑行业将引发强烈的行业变革,建筑业的‘积木时代’正在到来。”

地方积极响应,政策不断加码

正是看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以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各地对于装配式建筑也是青睐有加,不断加码。

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针对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当前,又有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发展规划。其中,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17年末,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0%以上。

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了《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钢结构比例不低于10%,并计划在毗邻雄安新区的保定市依托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打造以服务北京市、雄安新区和保定周边地区为主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园区。

此外,西安、烟台等地也都出台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见,明确了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所占的比例。

杨超指出,从各地对于装配式建筑的积极响应来看,在宏观经济形势要求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之下,建筑业生产方式大变革的趋势已然显现,以现场浇筑为主的建造方式将大幅减少。

有分析人士还指出,随着装配式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将带动环保、节能型建筑钢材等一大批绿色建材的发展。

告别“人海战术”,建筑工人何去何从

装配式建筑发展步伐已经加快,而装配式建筑的一大明显特点就是人工成本的减少。

传统建筑行业的行业工种很多,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要依赖人工操作,分工十分精细化,几乎等同于“人海战术”。但在采取装配式模式之后,由于很多构建已经制作好,工作的重点在“装配”,这就使得传统岗位减少,对于建筑工人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一位建筑工人坦言:“看着一车车拉来的钢构,不禁感叹机械化的效率。照这样下去,像我们没有一技之长的,以后在工地上找活干都变得很困难。”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少用人工而不是不用人工”。装配式建筑在其前、中、后期都需要人工参与其中,但必须明确一点的是,和装配式建筑配合的人工需要更加懂技术、懂操作、懂方法、懂科学。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建筑岗位大幅缩减也是事实。这就给传统的建筑工人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建筑工人从传统的人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要利用装配式建筑已经在建的机会,接触甚至实地了解装配式建筑,加强学习,掌握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操作。”西安乐途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肖继辉表示。

当然,对于传统建筑工人而言也不需要过分担忧。有分析指出,装配式建筑主要环节是“拼装”,工人最重要的工作转换为现场操作的定位、就位、安装、细节处理,所以在很多传统岗位减少的同时,也会衍生其他岗位,如对大型机械的调度和操作,各构件间的焊接、浇筑等岗位会增加,但相应的岗位要求也一并升级。

(据《中国产经新闻》)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