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代表履职动能,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活力源泉。近年来,绥宁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机制、搭建平台,锚定“美丽绥宁、活力绥宁、幸福绥宁”建设总目标,推动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推动绥宁高质量发展中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建设现代化新绥宁增添新活力、赋予新动能。
搭建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来到鹅公岭乡佳马村驻村帮扶以后,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队长带着我们聚焦民情民意,对接相关部门,为村民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能得到村民们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欣慰。”12月23日,市人大代表黄通介绍说,乡村振兴与各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紧密相关,群众不仅需要帮助建设致富产业,更需要提升他们发展产业的能力,让产业成为百姓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门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乡村闲置劳动力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绥宁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干部任后监督,听取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强化被任命人员的法律意识、公仆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勤勉履职。全年向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3次,研究解决代表工作、代表联络站建设等10余项事项。
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建好用活代表履职平台,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今年10月,绥宁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代表联络站,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强化了经费保障、明确了工作要求,“逢6进站”接待群众,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代表带头到各乡镇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全年各级代表接待群众34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60余条,形成代表建议、意见5件。
同时,充分发挥各级代表主体作用,丰富代表专业小组活动内容和形式,40多名专业小组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调研视察活动,提出各类建议80余条,持续抓好人大代表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全年各级人大代表反映问题32件(次),回访满意率96.9%,问题解决率84.3%。
严格落实“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组织实施、监督评议”四个阶段工作要求,全县17个乡镇票决出项目35个,资金达3591万元,涉及道路交通、农村水利、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深入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活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10余个。
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严把“提、交、办、评”四道关口,用心竭力办好代表建议,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近年来,绥宁县人大常委会共收到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80件,各承办单位扎实做好办前征询、办中沟通、办后回访,均已及时办结。
强化监督,夯实基础铆足发展动能南竹产业是绥宁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竹林总面积达5.3万余公顷,立竹数量高达1.8亿株。绥宁县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创建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和湖南省竹产业示范县的战略部署,组织县南竹办、县发改局、县林业局等10余个部门单位开展前期调研,并在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创建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推进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今年,绥宁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财政预算执行、国有自然资产管理、年度重点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及调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工作报告16项,积极探索财政绩效监督工作机制;紧扣省人大“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部署,重点开展好“护企、护绿、护安”人大行三个子行动,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测评会议,对部分重点单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一规定”、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两办法”执法检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在该县贯彻实施。继续开展“两官”履职评议,切实加强对“两官”任后监督。
同时,绥宁县人大常委会组建两个工作评议调查组,进驻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开展调查评议,围绕群众反映突出、代表关心关注、影响较大的问题,形成评议意见。同时,紧盯问题整改,持续跟踪监督,推动问题解决。
服务大局,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让各级代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事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办好,实现小阵地释放大能量。”这是绥宁县人大常委会在推进全县经济发展工作中对各级代表的要求,也是该县人大工作的首要任务。该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牵头负责或参与风力发电、城市品牌创建、农村配电网建设、秀水水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成效明显。
在助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绥宁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到联点乡镇、村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全力支持驻村工作,保障工作经费,帮助乡村发展致富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油茶产业、畜牧产业发展和教育医疗、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热点问题,综合运用专项报告、调研视察等形式,采用“一个课题、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份成果”的“四个一”模式,由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委室具体负责,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部门和对口行业、专业的代表参与,掌握真实情况,广聚民意民智,推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