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苗乡有作为,干群齐心创辉煌。苗乡城步今年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预计2024年,城步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
一串串亮眼数字的背后,是项目建设的持续推动,是发展后劲的持续增强,是该县“奋力跻身全市县域综合实力第一方阵”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今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坚持“早”谋划、“优”服务、“实”举措,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产业兴旺村民富
12月25日,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土桥农场管理区资江红美人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个色泽橙黄的“红美人”柑橘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沁人心脾。果农们拿着剪刀和篮筐,穿梭在果园里,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果实。
2018年,该合作社负责人陈梦新从浙江宁波引进资江“红美人”柑橘。“目前我们的‘红美人’柑橘种植规模已扩展至200余亩,今年是丰产期,果品达到了精品果的要求,亩产3000斤,每亩产值可达9万余元。”陈梦新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城步充分发挥土壤富硒优势,按照“设施果蔬扩规、露地果蔬提质、特色果蔬增效”的发展思路,强化新优技术配套,推进瓜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县种植红茄、西红柿、南山萝卜等特色有机蔬菜2万余公顷,年产值达32亿元;种植苗香梨、猕猴桃、百香果、“红美人”柑橘等特色水果近1万公顷,年产值达32.2亿元。
在南山牧业的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正把一筐筐草料倒进羊槽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喂羊养的草是我们自己种植的天然牧草和周边老百姓种植的玉米,只有羊的身体健康,羊奶品质才会好。”
这里是享有“中国第一牧场”“南方的呼伦贝尔”美誉的南山牧场。城步以南山牧场为基石,引进澳大利亚优质奶牛和种草技术,推行“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改良草场,带动周边农村奶牛养殖、牧草种植从业人员2000余人,农户年增收超过4000万元,有效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
同时,该县正在逐步形成“育好种、种好草、产好奶、建好链”的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奶牛奶羊繁育与养殖技术、乳品工艺技术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相关领域的科研攻关,为企业提供专业孵化等服务。目前,全县建成3000头规模化养殖场1个、标准化生态奶牛养殖小区16个,建设存栏1000只种羊场1个、存栏5000只扩繁场1个和奶山羊示范家庭牧场27个,全县奶牛、奶山羊存栏分别达到1.1万头、1万只,奶业年产值达6亿元。
城步围绕我市打造百亿茶产业和实现“世界看峒茶、中国峒茶看城步”的目标,在峒茶、虫茶、青钱柳的产品标准、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科研探索,推进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城步峒茶”“城步青钱柳”均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证明商标认可。“城步峒茶”多次在国内外茶展会上斩获大奖。城步茶产品远销广东、上海、江苏等省(直辖市)以及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近年来,全县新扩茶树种植面积4660多公顷,培育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50家。今年城步茶叶产值可望达到1.2亿元,能够带动全县4600余户群众持续增收。
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走进城龙高速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龙高速花龙村隧道群顺利于今年11月实现双幅贯通,极大鼓舞了全体参建人员的信心,大家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也为项目如期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城步苗族自治县争取国省资金4.36亿元,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个(城龙高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00.75%;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5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6%。
为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城步成立由县级领导担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或项目单位负责人为副指挥长的项目推进工作组,工作组实行一周一会诊、一周一调度,每周对建设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集中商讨。同时,该县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按项目制定推进计划,安排专人盯进度,组建联合督查组深入项目现场开展督查,加强服务指导和督促,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用。
该县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提升市场消费信心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通过开展电商助销、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举办“2024新春年货节”“2024汽车展销会”等活动拉动消费升级。预计全年商贸流通企业入规入统完成7家,完成年度任务140%;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7.21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实现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0.3%。1月至11月,城步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件,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万元目标任务,新增全国科技小院服务管理平台2个,南山牧业“功能乳酸菌选育及其发酵乳品质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天虹铅笔、南山金竹获评市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1个(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签约的风机制造基地),全年签约落地项目18个,合同投资额约35亿元,其中,新注册湘商回湘投资签约项目9个,完成年度任务225%。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步始终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稳中求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产业项目64个,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3574人;48家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1815人;完成农村公路建设78.879公里,完成率112.68%。
今年,城步苗族自治县人社部门坚持分类帮扶、精准施策,构建起多元化帮扶体系,全力助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月至11月,全县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95080人,城镇新增就业完成3393人;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基本生活费等5335万余元。全面化解住房超期安置问题,“保交房”交付率100%。文化事业“多点开花”。开展“送戏下乡”130余场,丹口苗文石刻群入选省级大遗址培育名单,苗语版歌舞节目《苗岭飞歌》登上央视春晚。
苗乡风情惹人醉
“苗乡人民爱唱歌,男方唱了女方和。新世纪来新面貌,情满青山歌满坡。”12月26日,在城步长安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歌皇后——陈岩花情不自禁唱起了新时代山歌《想哥迷》。
城步苗族自治县的山歌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这里,山歌的种子不仅撒遍每一处角落,也根植在每个人的心坎。这里处处可作歌场,人人会唱山歌。独唱、对歌、木叶吹歌、芦笙伴歌……城步山歌形式不一而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步有山歌12万余首,是名副其实的“山歌之乡”。“六月六山歌节”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传承千年的古老盛大节庆,他们以山歌鼓舞斗志、守护家园、讲述历史、激励前行。截至目前,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已成功举办26届,荣获“中国优秀节事奖”“中国优秀当代节庆”等称号,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仅如此,以苗族为主的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和传承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唐末“飞山蛮”首领杨再思、宋代抗金名将杨再兴、元代苗军统帅杨完者等杨姓名将30多位以及明朝开国名将蓝玉、沐英等历史风云人物,是“中国南方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有清溪古民居、孔圣庙、蓝玉故里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桃林、边溪、大寨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城步吊龙、城步苗绣、城步苗医烧烫伤疗法等多项民族文化艺术,已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万古田,神秘梦幻;玉女溪瀑布,婉约迷人;红色故事,广为流传。城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发展旅游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城步开发推出“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休闲游”“生态游”等精品线路,一个个景点精心设计、一个个景区精心打造,发挥带动效应,把招牌立起来,把产品做出来,把知名度传出去。
此外,该县还对121个村庄进行“多规合一”规划,高标准绘就乡村新貌。125个和美庭院、12个和美屋场及12个示范村竞相创建,今年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2个。新增3个国家森林乡村,137个省级绿色村庄。
一步一景、处处皆景。该县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等殊荣。全年预计接待游客人数4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0%。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