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品质进阶,社会救助坚实有力,留守儿童与残疾人福利保障政策落地落实,殡葬管理规范有序……翻开邵东民政工作账本,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件件惠民实事,汇聚成民生改善的强劲暖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来,邵东市民政局在邵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湖南省、邵阳市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民政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字当先,兜底保障暖人心
“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帮我解了燃眉之急!”家住邵东市黑田铺镇玉京村的黄志文,拉着邵东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道。今年7月,邵东遭遇严重汛情,连续暴雨致使黄志文的房屋倒塌,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只能暂居亲戚家中。邵东市民政局知悉这一情况后,迅速启动应急救助机制,第一时间为黄志文发放了临时救助金。
流光岭镇龙胜村的申开平一家同样深陷困境,申开平年逾古稀,妻子体弱多病,收入微薄,生活拮据,年幼的孙儿申林还是一级残疾,唯一的住房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当即积极为其协调相关部门,申请因灾倒塌重建和修缮房屋的应急救助补贴。
“民生问题无小事,民政工作宛如一条紧密连接政府与人民的坚实纽带,其核心要义便在于凸显‘民’字内涵。”邵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来,邵东市发放临时救助7735人次,累计发放937.47万元,通过开展综合改革,提升效率与精准度,发挥临时救助作用,灵活救助困难流动人口,解了群众所急所难。
“老幼”并济,倾心守护“朝夕”美好
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县级市,邵东怎么作答?
今年夏天,邵东市恒泽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护理员刘少君身着红马甲,骑着电动三轮车,顶着烈日,从廉桥镇前进村奔赴联丰村,去照料“五保”老人谢亮凡。
当时,谢亮凡的房屋在汛期被雨水冲垮后暂居弟弟家。“刘少君每个月会到我家里来4次,帮我打扫卫生、晒被、剪指甲等,还帮我买些日用品,对我很照顾。”谢亮凡倍感贴心。
像谢亮凡这样享受分散养老服务的,邵东市共有5224人。
面对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攀升以及养老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邵东市民政局严格落实福利政策,发放高额高龄津贴与百岁老人保健金;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为1200名困难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高效完成省定任务,完成398户适老化改造,加强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建成11个助餐设施,51个中心投入使用;专项整治养老机构安全隐患,保障养老机构安全平稳运行,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系着“朝阳”。邵东市提标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超省市线,为28790名城乡低保对象、5911名特困供养对象等发放救助金17874.9198万元;为30809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资金2799.5万元。
在儿童保障工作领域,邵东市民政局规范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发放管理,为800多名孤儿发放补贴近千万元,46人纳入“孤儿助学”工程。建设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成乡镇未成年人保护站8个,村(社区)示范儿童之家125个。
情暖万家,润泽民生福祉
民政工作千头万绪,与千家万户的生活紧密相连。哪些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社会救助、慈善福利、婚丧嫁娶等囊括其中。
“这颁证大厅太有仪式感了!”在邵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娘蒋女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邵东市的婚姻登记工作成绩斐然,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以及严格依法登记,办证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合格率达100%。全年办理了大量的结婚、离婚和补证业务,并且按照3A标准对登记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的颁证大厅和辅导室,为婚姻登记增添了更多的仪式感与幸福感,让新人们在人生的重要时刻留下美好的回忆。
妥善处理群众的“身后事”,也是民政部门肩负的重要使命。邵东市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殡葬法规政策,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强力推进殡葬改革与移风易俗,同时,加强宣传引导,规范内部管理与服务,完成市殡仪馆6000个墓位建设,全年火化、守灵、寄存等业务有序开展。
基层民政服务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中举足轻重。今年来,邵东市落实24小时救助制,流浪乞讨管理成效显著,全年救助540人次、护送返乡57人次,确保应救尽救。建成26个慈善社工站,组织了12场慈善活动,资助254名困难学生,助学资金超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