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邵东市农业农村局——

“农”墨重彩绘“丰”景

邵阳日报记者 邓朝霞 蒋易薇 通讯员 李蓓蓓 吴多梅

黑田铺镇无花果基地。(邵东融媒体中心供图)

杨桥镇井泉村油菜基地。 申兴刚 摄

邵东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佘金荣 供图)

杨桥镇清水村的河道整修一新。 申兴刚 摄

2024年前三季度,邵东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69亿元,同比增长3.6%;560个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共计10630.44万元,村平均18.97万元,村集体的“家底子”和村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这一组组耀眼的数字,铭刻了邵东农业农村工作坚定而有力的前行足迹。

2024年,在邵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邵东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一幅“农”墨重彩的“三农”画卷,正在邵东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尽情铺展。

稳粮保供“压舱石”愈加稳固

邵东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以及“全省菜籽油产出大县”,始终将稳粮保供视为保障民生的关键所在,深知只有稳住这一“压舱石”,才能切实稳住百姓的幸福感。

盛夏时节,踏入该市流光岭镇吉星村,只见一幅现代化田园胜景徐徐展开:整齐的机耕道、高标准的水渠与满是紫云英绿肥的农田相得益彰,尽显乡村美景与活力。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盛难掩喜悦地介绍:“今年村里实现了渠通路连,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新增了羊肚菌生产基地,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目前,邵东有1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完成了114座河坝的改造加固、1419座山塘的整修、32处泵站的改造,以及294.076公里渠道的衬砌和107.438公里机耕道的修建……同时,在高标准农田耕地保护方面,通过采购低镉品种、管控类耕地退出水稻生产并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绿色防控与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使耕地质量达到了4.71级。”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佘金荣介绍。

2024年,邵东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粮食生产这一头等大事,秉持增产与减损并重的理念,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生态美丽邵东的重要战略工程全力推进,成效显著。借助“三级”创建双季稻生产综合示范片等手段,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抛荒耕地治理。今年,邵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6.92万公顷,总产量为46.01万吨,油料生产面积达2.43万公顷,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更是超过了86%。

稳产保供不仅仅要装满“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样样不可或缺。今年来,邵东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开展优质湘猪工程建设,优化产业结构,高质量完成重大动物免疫工作,畜禽免疫密度达100%,共发展生猪135.9万头,其中出栏83.4万头;生猪规模场118家,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9家;发展牛4.04万头,羊7万头,家禽936.1万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万吨,建有6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各类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菜篮子”供应充足;配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216批次,抽检合格率100%;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累计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0万余张。

特色乡村产业多点开花

在邵东牛马司镇延沁玉竹中药材种植基地,老百姓喜笑颜开。

“今年的玉竹长得很不错,可以卖个好价钱。”延沁玉竹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满脸笑容,“这几年邵东玉竹品质上乘,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价格也持续攀升,全国各地的收购商都争先来采购货源。”

“目前,邵东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44万公顷,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20亿元。如牛马司镇延沁玉竹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农户就业、入股分红以及订单带动等多元化的方式,成功实现了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打造出了颇具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棉初介绍。

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是邵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来,邵东农业农村局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上构筑新优势,强特色提效益。推进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发展,新增玉竹、芍药、玄参等道地中药材666.67公顷。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140.9亿元,年增长8.8%。年销售交易额达130亿元,年出口额达3000万美元。

在邵东廉桥中药材大市场,弥漫着浓郁的本草芬芳。在位于该镇医药工业科技园的湖南省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内,智能化生产车间里的机器人挥舞着手臂将打包好的药材一个个有序装箱贴标,准备运往全国各地。

为全面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邵东农业农村局大力做好品牌培育。今年,该市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10家,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12家(新增2家待行文)、60家。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目前,该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个、绿色食品品牌25个,通过ISO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2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邵东市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创新返乡创业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在外经商和务工人员清单数据库,发布返乡创业项目库信息6000余条,发展农业产业类项目114个,为809人开展返乡创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及服务1526人次;累计新增就业30161人,新增投资235639万元。“真心感谢邵东农业农村局对我们新农人的大力扶持,为我们创造了外出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邵东九六农庄负责人刘黎说。

为扎实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邵东还着重强化协同发展,大力促进产业融合。深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康养研学等新业态新模式。目前,该市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66个,从业人员3342人,带动农户3162户,营业收入5.96亿元。

人居环境整治结硕果

在乡村发展的蓝图中,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便捷的公共服务,犹如基石般重要,不仅承载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汇聚人气的关键硬件要素。

驾车从邵东城区出发,沿着绿汀大道、灵龙公路、灵简公路,很快就来到了仙槎桥镇千子村。沿途繁花盛开,别具一格的廉政风景线让人目不暇接,沉醉其中。

“村子越来越漂亮了。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有滋味!”千子村村民莫贤礼一边清理着房后的沟渠,一边高兴地讲述着村里的变化。该村党总支部委员王金华更是满脸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介绍道:“通过美丽村居创建活动,我们村收获满满,获得的各类奖励挂满了荣誉墙,像邵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美丽乡村示范村……”

今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中,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积极构建乡村善治体系,全力描绘乡村新貌。如今,“桃花节”“村BA”“四季村晚”“村厨”等农味十足的文体活动蓬勃兴起,成为邵东乡村新风尚。

据悉,仙槎桥镇千子村创省级和美湘村示范村已成功通过验收;火厂坪镇丰裕村和杨桥镇井泉村正在创建省级和美乡村;廉桥镇朱家冲村、魏家桥镇合力村等6个村正在创建邵阳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今年,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在环境整治方面成绩显著:处理农村生活垃圾108409吨,清理水塘1620口、沟渠130公里;规范垃圾收集点6768个,拆除焚烧炉150处;建立117个村级分类回收站,完成高值和低值再生资源回收量可观……

“今年申报的农村户厕改(新)建任务850座、公厕改建任务40座,现已全面完成建设施工,目前处于验收阶段。当前,邵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6%。”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拱桥说。

--> 2024-12-26 邵阳日报记者 邓朝霞 蒋易薇 通讯员 李蓓蓓 吴多梅 邵东市农业农村局——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4463.html 1 “农”墨重彩绘“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