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看邵东市如何交出新时代组织工作高分答卷

邵阳日报记者 邓朝霞 曾小慧 蒋易薇 通讯员 刘婷

全国文明村、湖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仙槎桥镇青山村。 刘海 摄

党史知识竞赛现场。 (邵东融媒体中心供图)

邵东市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实践锻炼汇报会。 (邵东融媒体中心供图)

邵东城区鸟瞰图。 刘海 摄

2024年,邵东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在服务大局中凝心聚力,在聚焦主业中实干担当,推动基层党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建设“创新宜居清廉”新邵东征程中书写了一份凝神提气的“组工答卷”。

强基固本: 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12月20日一大早,邵东市团山镇青玉村党总支部书记禹南求,便来到村服务中心打印资料、布置会场,为即将在当天上午召开的村委会议做好准备。

自2021年担任青玉村党总支部书记以来,禹南求握紧党建引领这把“金钥匙”,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及村“两委”干部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带领村干部、村民学习政策及实用技能,提升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短短几年,他团结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将昔日的“落后村”雕琢成如今的“先进村”,引领青玉村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强民富、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身为青玉村的领路人,我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村内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争做让组织放心、村民安心的好书记。”谈及自己的工作,禹南求目光坚毅,话语掷地有声。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今年来,邵东市委组织部统筹推动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服务力,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层战斗堡垒,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该市聚焦基层基础,持续建强乡村干部队伍,扎实推进村班子中期运行评估和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1131名;30个市直职能单位认领破解“小马拉大车”具体举措,印发“具体举措”4000份;建立5个基层减负观察点,57项减负举措基本落实到位;面向村干部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从村党组织书记中考核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支持3个乡镇实施小套房建设,打造干部“安心工程”……

该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打火机、中医药等5条重点产业链,实施“链先锋行动”,330家链上企业建成党建联盟;全面推广两企三新党员“三亮四抓五化”、离退休党员“六零管家”等做法,抓实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开展城市党建赋能行动;以“五问五比五看”为抓手,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全年召开现场观摩会3次;精心打造了党建红、文化金、服务橙、发展绿、清廉蓝“五色党课”,在邵阳市率先开展“十佳微党课”“十佳宣讲员”评比、展演活动……

育选管用: 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邵东市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全力锻造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堪当时代重任的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干部成长既靠个人努力,也靠组织培养。今年,该市创新推出“1+N”培训模式,构建以“党性教育+多领域专业培训”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在每期主体班次中,根据学员岗位需求,灵活搭配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数字经济等“N”个专业培训模块,实现干部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提升。在邵东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学员先集中赴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为期一周的党性锤炼,随后分组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征拆安置、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科技人才等不同专题的实践学习与“移动课堂”。该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增强了学员的综合能力,探索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我们严格按照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要求,围绕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选拔优秀干部。”邵东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今年11月,邵东选派40名市直有关单位干部和30名中青班学员,到3个街道开展拆违治违消危和项目征拆“百日攻坚”行动,努力做到在赛马场上选“千里马”,在实践实战中选“实干家”。

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干部把心思花在干事上、力气下到落实上、本事用在创业上。邵东严格落实市委研究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支持保护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重视年轻干部学习成长,出台《年轻干部学历和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自10月1日行动开展以来,众多干部踊跃参与,已有6名干部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2名干部获得研究生学历,41名干部获得本科入学资格,21名干部获得本科学历。与此同时,该市对于符合问责情形和不适宜现职的干部,分类别做出组织处理和岗位调整,并且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凡提四必”程序,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近悦远来: 用心用情做好人才强市大文章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年产打火机40亿只。其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部生动的邵东引才聚才发展史。作为行业巨头,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遭遇诸多瓶颈,专业人才匮乏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白家宝是从浙江成功引进的科研型人才,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领研发团队深耕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设备更新换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公司生产打火机人力成本从0.1元降至0.015元,产量从日产150万只打火机,发展到全自动化生产线日产1200万只,生产效率实现了惊人的提升。

“多亏政府部门在人才引进方面给予我们政策支持,有效解决了引才、留才、育才难题。”该公司董事长陈书奇感慨万分,“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环境中,唯有紧紧依靠人才与技术的迭代升级,才能在重重困境中成功破局突围,开辟出一条属于企业的崭新发展之路。”

邵东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推动人才政策持续升级迭代3.0版,施行人才新政12条——《关于建设全省县域人才发展先行区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试行)》,提出建设县域人才发展先行区的五年规划目标,构建起“1+16”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打响“才聚邵东·智引未来”的人才工作品牌。

“我们深入对接在外优秀人才,打造招才引智前沿阵地,今年又在长沙、北京、昆明成立3个驻外人才工作站,辐射全国的招才引智大矩阵基本形成。”邵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禹钧介绍,今年,邵东发布了第二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成功引进中南大学、邵阳学院的科技团队。

2024年,邵东市柔性引进人才1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4名,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如今,该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1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0%,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邵东市坚持营造人才向心、安心、归心的良好环境,举办“贤聚邵东·领跑全球”十公里欢乐跑、青年人才座谈会“青春飞杨·梅你不行”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党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对接联系服务76名专家人才;帮助人才解决好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充分激发人才活力,营造了“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

步履不停,奋进不止。面向未来,邵东各级组织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在严密党的组织体系、落实好干部标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方面强化举措,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4-12-26 邵阳日报记者 邓朝霞 曾小慧 蒋易薇 通讯员 刘婷 ——看邵东市如何交出新时代组织工作高分答卷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4462.html 1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