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为民意发声 为发展助力

——邵阳市政协“一案一微一信息”工作综述

邵阳日报记者 杨 吉

从一流营商环境营造到基层治理现代化,从文旅融合发展到民生改善……一件件提案、一条条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中心工作、饱含为民情怀,凝结了委员的心血和智慧,也折射出邵阳市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更好服务大局、汇聚智慧力量的不懈努力。

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文多次提出,要把撰写提案、微建议、社情民意作为委员履职“晴雨表”,把群众满意率和问题解决率作为评价标准,助推党的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提交社情民意信息810条,同比增长4倍以上;提交微建议信息407条,办复率达91%;提交提案341件,同比增长3.5%,助推解决了一批党政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绘出了一幅更加立体、更加多彩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画卷。

围绕中心大局 展现提案作为

“今年经审查立案交办的324件提案已全部办结,办结率、答复率、委员对办理结果满意率均达到100%,提案办理由‘答复满意’向‘落实满意’逐步转变……”

这一串亮眼的数字,是今年市政协提案工作交出的一份高分成绩单。这些提案内容丰富、选题精准,或聚焦经济改善谋发展之计,或着眼政治引领建睿智之言,或助推文化繁荣献务实之策,或立足社会治理聚众智之力,或促进生态改善支可行之招,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线。今年,市政协继续对全年重要民生提案、重点提案办理开展公众测评和民主评议,让各承办单位“晒”成绩,让群众、委员来“打分”。

“市卫健委重要民生提案办理工作满意率99.71%,市发展改革委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满意率98.4%……”近日,市政协公布了重要民生提案公众测评和重点提案办理现场民主评议结果,5件重要民生提案和11件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得到了委员和群众的肯定。在重要民生提案公众测评中,政协委员和群众参与网络测评达到19.53万人次,点赞19.48万个。

一件件提案高效落地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承办单位的用心办理,也源于市政协的主动担当。

拓宽提案培育社会参与面,征集提案线索50余条,编印提案参考题目114个,组织委员深入县市区调研视察30余次,“初审、复审、终审”立案审查制度不断完善;提前15天通过政协云“智慧提案”平台预交办,围绕重点提案办理,开展专题调研和督办协商会10余次;首次将提案办理情况纳入市级巡察范畴,形成党政日常督查、政协重点督办、市委常规巡察“三位一体”提案办理落实工作格局;全面推广政协云“智慧提案”应用,实现提案全流程线上运转;积极开展“回头看”与走访承办单位活动……“我们把提案作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载体,全过程贯穿协商民主理念,不断提高提案质量、丰富协商形式、促进建议转化,全面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市政协提案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小小“微建议” 迸发大能量

今年6月,市政协委员刘慧通过“微建议”平台反映市区部分盲道出现了损坏和松动的情况。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收到建议后,立即派遣专人进行巡查和核实,在建议提交后两天内就完成了盲道的修复。据统计,今年市政协通过“微建议”办理已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98个。

在邵阳,通过“微建议”说难事、解难题,已经成为政协委员们日常履职的一种“快捷方式”。自省政协“政协云”平台“微建议”功能上线以来,市政协就把用好“微建议”作为政协委员协助党委、政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抓手,及时制定、持续优化工作方案,将“微建议”撰写列入委员业务培训内容,并纳入委员年度履职评价范畴,极大激发了委员利用“微建议”履职尽责的热情。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平台作用,市政协与市委、市政府密切协作,采取“线上收集,集中交办,跟踪监督,效果回访”的有效举措,不断提高“微建议”的处理率和问题解决率,使“微建议”成为撬动“大民生”的杠杆和助推发展的“加速器”,真正实现了微建议、微协商、微监督“三微”联动。

“微建议”办理具有“小、实、活、快”的优势。为突出“快”字,今年,市政协利用“政协云”平台,打通交办渠道,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府与政协常态化双向互动机制,用“政协云”连接“微建议”与12345市长信箱,实现数据全面互通互联互享,解决了“微建议”办理“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委员履职更便利、职能部门反应更快捷,“实事”有“实施”,“民意”更“满意”。

畅通社情民意 凝聚发展合力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政协组织沟通党委、政府和界别群众的“连心桥”。

翻阅市政协2024年社情信息报送台账,大量人民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社会关注热点焦点被反映关注。市政协全年提交社情民意信息810条,同比增长4倍以上;编报《社情民意》140期,省政协与市领导批示21条。

数字的背后,是市政协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丰硕成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一件件信息和所提建议落实后的实际成效。如今,许多经济社会大事、民生改善的关键小事,正通过社情民意信息这个渠道得到推动落实解决。

聚焦中心工作,“小信息”彰显政协“大”担当。围绕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广大政协委员、各县市区政协、市政协各参加单位等用好政治协商平台,提出真知灼见。由民进邵阳市委会调研报送的《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社情民意信息经省政协采用报送,获省长毛伟明批示。《关于建设湘桂省际边城协同发展合作示范区的建议》等一批选题重大、操作性强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省政协、市领导的采用和相关部门的采纳吸收。

把握民生脉动,“小信息”写出履职“大文章”。广大政协委员细微处察民心、体民情、知民意,提出了《关于在边远山区乡镇建设陪读周转房的建议》等为群众“雪中送炭”的建议,为党委、政府有效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翔实的依据,有力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落实解决。

有效的机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为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市政协党组坚持高位推动,让“小信息”成为政协“大”工作。今年,市政协创新制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实施办法》,构建闭环运行机制,多渠道集智聚力,扎实推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走深走实,形成全员抓信息的良好局面。

本着“快采集、快摘编、快发送、快反馈”的原则,市政协及时分类收集信息,剔除无效信息,提炼整合同类信息,及时向报送人反馈领导批示与部门答复意见,并加强与党政职能部门沟通联系,跟踪落实领导已批示及转报、转办相关部门的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协还大力提升“政协云”平台社情民意模块功能,优化各环节流程,“指尖上”的社情民意信息让履职更便利、反映更快捷。

一篇篇“小信息”助解发展“大难题”,已经成为邵阳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们的共识。市政协将继续汇集民情民意民智,服务科学民主决策,在推动地区改革发展中发挥政协作用、彰显政协价值、贡献政协力量。

--> 2024-12-23 邵阳日报记者 杨 吉 ——邵阳市政协“一案一微一信息”工作综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4147.html 1 为民意发声 为发展助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