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岁月回眸

​笑脸墙

谢丽英

坪上供电所的那面笑脸墙还在。只要进办公大楼楼梯间,一眼就能望见。

那面笑脸墙由所里13名同志的笑脸组成,呈一个大大的“心”型。这13名同志中有所领导,更多的是一线员工,有些刚褪去青涩,有些已饱经沧桑。那些笑容,有含蓄的,也有热烈的,有羞涩的,也有奔放的,不管怎么笑,都是真诚而自在的。

再次因为工作关系,走进这个所,看到这面笑脸墙,一下便勾起了我的回忆。

这是个边陲小所,地处偏远,环境复杂,供电区域广,管辖着41个行政村、2个社区等共计2.8万余户的供电任务,所有员工加起来不足30人。那年夏天,该所申报创建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我奉命前往收集素材。到供电所后,大楼很安静,仅看到内勤班的两名同志在办公室的那个格子间忙碌着。一问,才知其他同志都去了一个大型检修现场。

检修现场在山里面,距所办公楼足足有20公里。山路九曲十八弯,我好不容易才接近目的地。远远地,我就在绿色的密林里看到了红色的安全帽和黄色的工具车,还看到一排崭新的电杆在那片山里绵延。线路线径长、工程量大、作业点多、施工环境复杂,这些词只有到现场,才能真切感受到。就近走到一根电杆边,抬头,望见两位同志正挂在电杆上安装横担。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头顶,阳光刺得眼睛都睁不开。横担在太阳的炙烤下,隔着厚厚的手套都能感受到它的温度。电杆抱在怀里,更是如抱了个火盆一样。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同志们顾不得休息片刻,擦一擦汗,喝一口水,继续干,这样在电杆上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电杆下,一位老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起吊工具和材料,额头布满了汗珠。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进脖颈,他后背的工作服早已被打湿。我轻轻唤了一声,他回过头,见到我,笑了,那种笑让那张已遍布皱纹的脸格外好看。

去坪上供电所的次数并不多,加之记性一直不好,很多同志都叫不上名字,可那些脸我都记得很清楚。趁着工作间隙,我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了起来。师傅姓刘,在生产岗位干了一辈子,再过一个月,他就要退休了。那段时间,所里抢修任务重,他没有落下过一次工作,每天都和所里其他同志一道,早出晚归。

“都快退休了,怎么还这么拼?”我不经意地问。

“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他顿了顿,想了想,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回答我,“我习惯了这么忙忙碌碌。”说话间,他面带那种羞涩的笑。聊着聊着,他的眼里有了泪光,或许因为激动,或许因为感慨。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饭菜是食堂师傅送过来的,简单的三菜一汤。在他的几阵吆喝声中,杆上的,杆下的,大家都陆陆续续朝那几口装满饭菜的铁桶走来。

见到我,大家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熟悉的,不熟悉的,热情地和我打着招呼。我和同志们一样,端起碗,盛满饭菜,就地一坐。一边吃饭,一边随意和同志们聊了起来,有工作,有生活。那些点点滴滴的诉说中,有苦累,有烦恼,但更多的是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大家在聊起那些工作时,黢黑的脸庞上始终都洋溢着淡淡的微笑。那天,他们持续工作到晚上10点。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顺利合上闸、送上电。

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老是浮现出同志们那种忠诚、乐观的笑,内心始终被那种别样的温情充盈着。那一瞬间,便萌生了打造一面笑脸墙的念头,就展示在办公楼的入口处。我想让大家每天都能看见自己的笑,我想让大家每天都能被这份笑感染,开心工作,幸福生活。

好几年过去了,原来那些老同志已经陆陆续续退休,小同志已成长为业务骨干,但那面笑脸墙还在,尽管笑脸换了一张又一张。

(谢丽英,任职于国网新邵县供电公司)

--> 2024-12-22 谢丽英 ◆岁月回眸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4134.html 1 ​笑脸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