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架起“连心桥” 履职“零距离”

——访武冈市政协委员(迎春亭街道)工作室

邵阳日报通讯员 贺莎娜 彭欢

政协委员工作室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是政协工作的前沿阵地。武冈市政协委员(迎春亭街道)工作室自2021年挂牌成立以来,用一件件提案、一桩桩实事,书写了以“政协之能”服务“街道之为”的精彩华章。

该工作室由武冈市政协委员、武冈市迎春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先勇担任召集人,协商确定肖大斌、唐祝芳、张先熊等9位委员,架起“连心桥”,让小小“委员工作室”成为服务群众的一方“大舞台”。

搭建参政平台 聚合各方力量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该工作室始终以促进街道发展、提升群众参与度为己任,积极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凝聚起推动街道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委员接待日”活动成效显著,通过邀请政协委员为群众“授课”,不仅加深了群众对政协职能的认识,更为大家打开了一扇参与街道事务的大门,鼓励群众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今年,在迎春亭街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该工作室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群众踊跃参与,就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等积极发表见解。这些来自群众的智慧之声,经过工作室的梳理和推动,有一部分被纳入街道实际发展方案并逐步落地实施。如今,村组道路实现了硬化,新能源车充电桩也已建成使用,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彰显着群众智慧的力量,也见证着群众从街道发展的旁观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共同绘就迎春亭街道的美好蓝图。

深入走访调研 收集社情民意

“我们村那个小学旁,人、车流量都非常大,我每次经过都害怕发生事故……”4月底,在曹旗村一农家院,村民与张敏委员交流想法,原本宁静的小院因为“板凳会”变得热闹非凡。5月16日,张敏委员提出微建议《关于在武马公路曹旗村旁梯形路口安装减速带的建议》,着力解决群众出行困扰。

“我们把所有委员下沉到街道的24个村(社区),通过定期走访、板凳会等多种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最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紧抓不放,通过撰写提案、报送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把群众的意见收集起来、反映上去,帮助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张先勇委员介绍道。

2024年,该工作室共收集各类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100余条,真正做到了把群众的声音“原汁原味”地传递出去。

真情服务群众 精准发力解难

地母庵村米花加工厂是村集体企业。该工作室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对地母庵村米花加工厂进行验收,使投产时间提前了近4个月。为助力其提升收益,在张先勇委员的带动下,该工作室委员积极行动起来,以“搭桥梁”的方式全力拓宽米花销售渠道。“平均每天卖出200公斤,现已卖了一个多月。”提起这件民生实事,肖遵红委员十分兴奋。

2024年,委员们先后开展4次“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委员调研视察;为群众解决生活用水、处理生活垃圾等实际问题9件;开展走访联系群众活动20次,回复群众留言223条,发布工作动态287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6次……

“如今,工作室真正成为了街道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精准发力、卓有成效,为街道的和谐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迎春亭街道党工委书记唐玲表示。

--> 2024-12-17 邵阳日报通讯员 贺莎娜 彭欢 ——访武冈市政协委员(迎春亭街道)工作室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3900.html 1 架起“连心桥” 履职“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