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夙愿。陪伴儿子成长的日子,充满温馨,记忆甜蜜。
我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睡前看书的习惯,至今依旧保持。大约在十一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刚坐在书桌前准备看莫言的小说,未满三岁的长子凡夫拿了一本启蒙读物朝我走来。我把他抱到书桌旁的椅子上,他拿着书咿咿呀呀像模像样地读着。从此之后,他常常在我看书的时候,主动地坐在我旁边拿着书本阅读。久而久之,他也慢慢地养成了课余阅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睡前看书的习惯,现在他已经雷打不动,有时甚至要再三催促他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书本熄灯睡觉。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提高了他的作文写作水平。
我在2019年年底开始学习对联写作,不久后加入了邵阳市楹联学会。邵阳市楹联学会每月都会定期出刊同题微刊,而我基本每期都按时投交微刊作业。今年7月底,微刊的同题作业是写“简家陇西瓜”,我写好之后就对着上下联内容向两个儿子讲解楹联的联律和基本写作方法。已上初二的长子凡夫认真听完后,说也想学习写楹联。我一开始还以为他只是说说,结果他在书房两个多小时,竟然依着对联联律、翻着《平水韵》写出了他的楹联处女作。他写的楹联是:青衣圆肚卧田野;无籽红心富果农。虽然此联写得一般,但令我欣慰的是写得合符联律,算是入了楹联写作的门。他现在经常和我一起写同题楹联,水平也一点点在提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的普通家庭。那时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物质依旧匮乏,我从小就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些,但我仍然记得以前艰苦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和两个儿子讲述《朱子家训》中“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训言,以及古今勤俭节约的美德故事,每次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倾听。在我的熏陶下,两个儿子也逐渐养成不铺张浪费、不跟风攀比的习惯。在学校就餐时,他们是“光盘行动”的践行者,为此常受到表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言传身教,为子女做好榜样。
(周攀科,武冈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