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大祥区面铺乡何家村樟树底下,是丘陵山区。老家对面是两座山坳坳,坳上是成片的梯田。两座山坳中间是山沟沟,山沟沟里全是水塘,从屋门口一路排上去,有黄泥塘、三角塘、茶子塘、峦塘、丝草塘、败泥塘、石板塘、大塘、黄塘、梯塘、新塘、井塘、岭上塘等十几口。山塘周围大都种上了油桐树。春天,油桐花开得比樱花更漂亮。两条水圳把所有梯田都串了起来,以保障春耕用水和夏禾抗旱。那时没有大水库,山塘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除了保障灌溉用水,山塘还有大作用。各家都养有水牛,它们每天要到山塘饮三次水,且至少要到山塘洗三次澡。那时,我每天早晨把那头大水牛牵出去吃草,吃饱牵回时要到塘里洗个澡;下午放牛时先让它洗个澡,晚上牵回时再洗个澡,保证水牛身上不沾上泥土牛粪。这样就能得到父亲的表扬。
山塘还是村民清洗器具和洗衣洗被的地方。各家的器皿农具,需要大量的水清洗,只能扛到山塘里。妇女们洗衣和被帐,只能靠山塘的水。我经常陪母亲到山塘里洗衣洗被,她需要我帮助拧干衣被。
山塘还可养鱼。每年春天,各家山塘都要放进鱼苗,有草鱼、青鱼、鳙鱼、鲢鱼等。有的山塘几年都没有干,每条鱼长到十来斤。放进鱼苗后,割鱼草的任务便落到了我的肩上。我每天都会割上一担丝毛草(也叫芦苇草)丢进我家的山塘,所以我家的鱼长得特别好。每到中午,父亲就在那桐子树下看鱼儿吃草,满脸笑容。
山塘还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夏秋三季,孩子们总要围着池塘捕鱼捉虾,主要方法是“放沉子”。放后三分钟去起,只见沉子里面小鱼小虾活蹦乱跳。沉上几个小时,鱼篓里便满了。如果吃不完,可以将它们晒干卖钱。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钓鱼,除自家池塘外,到别人家池塘也可以钓(只准钓鲫鱼、鲤鱼,以及其他一些小鱼)。选一个长满荆草的钓位,把钓竿扔出去,两眼紧盯浮标,真叫“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钓上几个小时,鲫鱼、鲤鱼、黄鳝等都钓上来了。那时的山塘,真是鱼虾满塘啊!
要保持鱼虾满塘,每年都要整修山塘。春耕之前,要用塘锤把塘基锤一遍。每隔几年,要把塘水放干,把沉积的塘泥挑走。这就需要和邻居互助。我村农民的互助精神特别好。
我村的山塘修得好,绿水悠悠,鱼虾满塘,稻谷飘香,虽是丘陵山岗,也算得是鱼米之乡。正如《谁不说俺家乡好》那首歌所唱:“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伍想德,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