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班上唯一一个彝族姑娘。我的老家在云南省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小县城——普洱。家里的老房子坐落在大山脚下。这里的环境依山傍水,四季如春;这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这里的一切让我深深眷恋。
我最爱过的是老家的火把节,这是我们彝族最隆重的节日。每逢火把节这天,普洱市内红彤彤的火把、盛装的人们和节奏鲜明的音乐汇聚成了欢乐的海洋,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还是驾着车辆的小青年,乃至胡须花白的老人家,都要从四面八方赶来凑个热闹。
关于这个节日,背后还有一段传说。唐朝时期,南诏王皮逻阁为了吞并其他五诏,设下“鸿门宴”,成功让其他五位诏王上当。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浪穹诏柏洁夫人率领军队,点燃火把,沿着洱海前进,连夜奔袭皮逻阁。最终,柏洁夫人兵败,毅然决然地投海自尽。后人为了纪念柏洁夫人,便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点燃火把,宰牛杀羊,载歌载舞……
前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驱车一千多公里回到外婆家,恰逢火把节。用完晚餐,天一擦黑,我们一家便同乡亲们来到景东彝族自治县的三弦广场,广场上早已矗立起几层楼高的巨大火把。火把的背后还有一把巨大的三弦琴。周围的人群中彩旗飘舞,红绸翻飞,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在人群的欢呼声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了巨大的火把。火光熊熊,烈焰翻腾,广场的各个角落都吹起了葫芦丝,弹起了三弦琴。伴随着隆隆的礼炮声,漫天缤纷绚丽的礼花在夜空绽放。我和小伙伴们欣喜若狂地举着自己的小火把,热情舞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一个大哥哥跑过来,在我们这摊小娃儿的火把上甩出一把把松香,火舌接连腾空蹿起,引起了人们一阵又一阵欢笑。
巨大的火把前,留下了我和爸妈以及乡亲们热切的身影。接着,耳畔传来了高亢嘹亮的歌声:“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伴着欢快的歌声,人们围成一个圈,绕着火把,随着旋律,边唱边跳,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围着火把,我总觉得热乎乎的,那是巨大的火把散发的炽热,更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双清区龙须塘小学2109班 伍梦月
指导老师 伍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