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5日

探索“中国宗祠文化之都”洞口宗祠建筑群——

乡土瑰宝的守望与新生

图/文 滕治中 滕绍忻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建潘荣公祠。

曾氏宗祠的钟楼。清乾隆七年(1742年),曾氏宗祠始建。是湖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宗祠古建筑群。

明正统年间始建的萧氏宗祠。

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的曲塘杨氏宗祠。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69年)的钟元帅庙。

曲塘杨氏宗祠内的木雕。

高沙曾氏宗祠内的石雕。

曲塘杨氏宗祠的飞檐翘角。

山门尹氏宗祠内的古戏台。

洞口宗祠建筑群,源远流长,自宋代肇始,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被誉为“中国宗祠文化之都”。最盛时,祠堂数量多达300余座,如今仍遗存上百座明清古宗祠,其中曾氏宗祠等14处在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

这些宗祠建筑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采用了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采和地域特色。它们的外形恢宏奇伟,古风肃然,内饰则精美灵动,素朴大气。无论是建筑与雕饰、结构与审美,还是实用与功能,都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堪称中国乡土建筑的一支奇葩和重要文化遗产。

这些宗祠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和科学内涵。它们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近年来,洞口县不断加大对宗祠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宗祠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宗祠文化旅游品牌,不仅让古老的宗祠重焕光彩,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举措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洞口宗祠建筑群的独特魅力。

--> 2024-12-05 图/文 滕治中 滕绍忻 探索“中国宗祠文化之都”洞口宗祠建筑群——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2655.html 1 乡土瑰宝的守望与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