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易鑫 通讯员 周鹏 谢向荣) 11月28日,在晚稻收割后,邵阳县塘田市镇河边村村民朱平良驾驶着农机在田间忙碌不停,为来年的烟叶种植做翻耕准备。
近年来,在烟草部门的推动下,该村推行烟稻轮作模式——先种一季烟叶、再种一季水稻,既稳住了“粮袋子”又充实了“钱袋子”。
“我今年种了120亩烟叶,纯收入有25万元。烤烟采收后又轮种上了水稻,从收割情况来看,水稻的收成也不错!”朱平良从农机上下来,讲起了他的“致富经”。
朱平良有着20多年的烤烟种植经验,是河边村出了名的“种烟大户”。在秋粮收割完后,他马不停蹄地张罗着来年烟田翻耕的农活。在烟稻轮作的稻田里,2台翻耕机来回穿梭,轰鸣声中,一块田一会功夫就能翻耕完成。
“种完一季烟后,紧接着就种晚稻,晚稻收割完后,马上翻耕来年又种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烟地土壤,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朱平良说。
河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易清明介绍,为了帮助烟农减工降本,烟草部门给烟农提供了各项专业化服务。“从育苗、植保,到烘烤、分级,都有专业队伍服务,这让烟农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田生产管理方面,真正种出片片‘黄金叶’。”易清明说。
河边村烤烟种植历史悠久,是邵阳县烟草专卖局的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2024年,该村共种植烤烟74.67公顷,收购烟叶2759担,预计可为烟农带来500余万元收入,累计解决12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村人均纯收入提升超2000元。
以促农增产增收为目标,充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的烟稻轮作模式在邵阳县广泛推行。据悉,邵阳县共有933.3公顷烟田采取了烟稻轮作的方式。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邵阳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推行烟稻轮作、油茶种植等多元化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的收入。为进一步方便烟农种烟,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发挥行业优势,持续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捐赠15万元对河边村的水渠、山塘进行维修,投入55万元对育秧大棚进行建设,为烟稻种植保驾护航。同时投入资金19万元购置烟草专用机械,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建烤房30座,这些设施也得到了最大程度利用。
“烟苗移栽后,育苗大棚又成了早稻机械化育秧基地。烤烟烘烤完毕后,闲置烤房提供给种粮大户进行稻谷烘烤,解决了‘晒谷难’的问题。”邵阳县烟草专卖局驻河边村第一书记胡文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