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3日

守正创新育桃李 逆势扬帆谱华章

——来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邵阳工业学校的报道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禹琳 张艳霞

团结务实的校领导班子。

庆元旦文艺汇演。

美丽校园。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用这句诗来形容邵阳工业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可谓十分贴切。

为支持市属高校建设,前几年,该校近1/5的优秀行管人员和教师调出。学校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正视困难、不等不靠,苦练内功、狠抓质量,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弯道超车”,创出新的辉煌:该校入围湖南省优秀中职学校和两个优质专业群序列,成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14所楚怡公办中职学校;连年捧回省教学能力、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今年9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殊荣……“学校始终紧扣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坚定方向、明确目标、细化举措,努力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该校党委书记莫朝晖一语道破学校逆风扬帆的“奥秘”。

夯实“党建+” 建强发展“桥头堡”

经过党员教师蒋运江近一年的关爱和帮扶,学生小杉(化名)成功走出自卑、厌学的阴霾,性格逐渐开朗起来,还成为了班里的积极分子。

这是该校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邵阳工业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为桥梁,让“党旗红”融入学校发展的每一环节,努力建强育人的“桥头堡”。该校党委在常态化开展好党建活动的同时,着眼育人主业,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学校21名中层以上干部联系21个班级担任联点干部,经常性深入班级,了解学生诉求,解决师生困难。学校63名党员和在校特殊群体学生“一对一”结对子,开展“五个1+X”暖心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品行全面发展。该校每年在党支部开展“学习系列文件精神,学以致用促进学校高质量快速发展”献策活动,将党员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立改清单,作为当年学校重点工作予以解决,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和力量。目前,邵阳工业学校党委是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下辖的四个党支部都是市直教育系统“五化”建设先进党支部。

狠抓“能力+” 争做育人“排头兵”

10月底,该校教师谢学情、刘邵莎率学生宋敏、余建军、曾志鹏、赵珂组成的参赛队伍摘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职组)电子与信息赛道二(052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小组)争夺赛银奖。

“这是学校推动全方位育人、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硕果。近年来,学校狠抓教师队伍育人能力建设,内培外引打造高素质‘双师型’育人团队,为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打牢基础。”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肖立新说。

如何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教师队伍育人水平?该校给出的答案是:以老带新、以研促教、以赛促教。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帮助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该校强力推进“青蓝工程”,5年来,74对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师父”通过公开课、示范课为“徒弟”打样,提供教学参考与技能指导,“徒弟”则以汇报课的形式检验学习成果。几年下来,该校青年教师有8人次在省教学能力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如果说“青蓝工程”激活了“一池春水”,蓬勃开展的教研活动则催生了“满园春色”。该校不断完善教研制度,大力倡导“以研促教”,邀请省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到校开坛授课,组织教师走出去交流,到企业跟岗,还鼓励教师通过各类竞赛磨业务、提能力……5年来,该校教师立项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21个,立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1个,立项并通过认定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教研论文107篇,主编、参编教材15本;2人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裁判资格;立项湖南省“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楚怡名师工作室2个、楚怡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3个教师团队获得省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5个团队获省二三等奖……

邵阳工业学校狠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寻求教师“优教”到学生“乐学”的最大转换率,还建立了“校级领导每天巡察、监督室定期督查、教务科日常检查”的三级巡课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力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2021年以来,该校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银奖1个、省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7个、市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9个,获奖人数达103人次。其中2名学生因竞赛成绩突出,获得湖南省大专院校免试入学资格。

强调“素质+” 绘制成长“同心圆”

由于在之前学段得到的关注不够,自我管理能力又较为欠缺,中职学生最典型的特征除了学业基础薄弱外,行为习惯也不够规范、道德素养更是有待提升。有效破解这一“瓶颈”,是中职学校育人的“必答题”。

邵阳工业学校着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新模式,率先引入校企共育项目,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同时狠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创建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研究总结中职班级管理经验,还组建了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平日里,该校以“常规教育+准军事化+班级管理+自主管理”为依托,构建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网络,以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德育工作推动学生思想品质、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努力绘制成长“同心圆”。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名学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深谙这一道理的工校人不断完善“学生培养规划”,在坚持基础素养全员普及的同时,搭建不同的平台,让学生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该校有啦啦操、国标舞、跆拳道等20余个学生社团,常态化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校运会、元旦文艺会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中掌握特长、陶冶情操,为靓丽人生涂画鲜艳底色。近3年来,该校学生参加文明风采、书法绘画等各类综合素养比赛,先后获省级奖项5个、市级奖项72个。2023年,该校成功跻身“湖南省文明校园”行列。

搭建“平台+” 寻求职教“最优解”

邵阳工业学校扎实践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略,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以升学为主”的办学理念,积极寻求职业教育育人的“最优解”,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着力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渠道,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该校主动对接经济发展需求和现代产业需求,组建“一部三群”,加强专业体建设,构建教学管理新机制,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去年以来,该校与湖南星电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数字产业学院,与东莞施耐克公司在厂区设立数控专业培训基地,还与邵阳多家企业共同设立“订单班”,为企业培养急需技能人才……

2020年以来,该校先后与湖南外贸职院、邵阳职院、湘中幼专、邵阳工业职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共建“3+2”中高职衔接五年制大专专业5个。目前,该校“3+2”在读学生超千人,成为市区中职学校近年来招收中高职衔接“3+2”专业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近年来,邵阳工业学校学生升学就业率一直高达95%以上。突出的办学成果,催生了学生择校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高分数段学生选择就读工校,成为了该校高质量发展、多渠道育人的最好佐证。

--> 2024-12-03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禹琳 张艳霞 ——来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邵阳工业学校的报道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2539.html 1 守正创新育桃李 逆势扬帆谱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