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3日

乡土视野

把酒话桑麻

黄三丛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乡间小路上。我踏着轻快的步伐,回到了久违的老家。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堂弟顺明的家。

我到达时,顺明正在堂前的小场坪忙碌着。顺明六十开外,身体依旧健壮,头发斑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他的性格开朗,总是带着一抹淳朴的微笑。小花圃里的丹桂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秋菊傲霜挺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见我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迎了上来:“哥,你可算回来了,快进屋坐。”

我随着顺明走进了这座中西合璧的三层楼房,外墙瓷砖铺面,屋内装饰简洁而质朴。堂屋正中神龛上供奉着祖宗牌位,显得庄重而神圣。后面一排三间的小屋,辟作厨房和餐厅。房屋四周,有围墙栏杆。整个场地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上,全是从乱石窝里开辟出来的,不占耕地。

“哥,你看我这房子,怎么样?”顺明自豪地问我。

“不错,不错,真是气派。”我赞叹道。

“这都是上头的政策好,让我们农民也能过上舒心的日子。”顺明感慨地说。

中午时分,顺明夫妇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着午餐。鸡是从场坪里捉来现杀的五谷杂粮跑地鸡。鱼是池子里现捞的鲜味。

“哥,尝尝这鱼,新鲜得很。”顺明一边说,一边给我夹了一块拌上姜辣蒜葱末和紫苏叶的鱼块。我尝了一口,果然香甜微辣,鲜美无比。我连连点头:“真是太好吃了,弟妹的手艺真是一绝。”

“哪里哪里,哥过奖了。”弟媳谦虚地笑着。

酒是弟妹酿制的重阳米酒,味道醇正,润口沁心。我和顺明把酒话桑麻,话题自然转到了如今农民的生存现状。

“哥,你看现在政策多好……像我这样的农民都有自己施展本事的舞台。”顺明一边喝着酒,一边感慨。

“是啊,在如今这样的大气候中,勤劳加心灵手巧的农民,日子越过越好了。”我附和道。

“你看看我这小菜园,各种时鲜蔬菜应有尽有。”顺明指着窗外的菜地说。

我望去,只见左边一片绿油油的菜地,生机盎然;右边是鸡舍鸭棚和小水池,鸡们正在草地上啄食,鸭子在水面上嬉戏,一派怡然的田园风光。

“哥,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放牛的日子吗?”顺明突然问道。

“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回忆起儿时的欢乐时光,“只是那时生活有点拮据。”

“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那份纯真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顺明叹了口气。

“是啊,时代在变,我们也要适应。”我安慰他。

顺明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说道:“哥,你说得对……”

我们继续聊着,从过去的回忆聊到现在的生活,再到未来的设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的话题也越来越多。

“哥,你看我这车库,孩子们回来的时候,车就停在这里。”顺明指着右边的偏房说。

“是啊,现在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你也该享享清福了。”我说。

“享清福?我可闲不住,每天不干点活,浑身不自在。”顺明笑着说。

“那你可真是个劳碌命。”我打趣道。

“劳碌命就劳碌命,只要能过上好日子,累点也值得。我要趁着现在身子骨还硬朗,再上个台阶。”顺明坚定地说,眼里充满着自信。

夕阳西下,我们依旧在把酒话桑麻,聊着那些关于土地、关于生活、关于梦想的话题。在这个宁静的乡村,我找到了久违的宁静和满足。顺明的家,不仅是一个小康之家,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港湾。我们共同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黄三丛,武冈市双牌镇退休教师)

--> 2024-12-03 黄三丛 乡土视野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2528.html 1 把酒话桑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