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易蓝 通讯员 邓彦科 雷凤) 11月26日,一场温馨感人的生命接力赛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进行。来自邵阳的两名志愿者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素未谋面的陌生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尽管与患者素未谋面,但能挽救他的生命,拯救一个家庭,我义无反顾。”今年20岁的张可出生于新邵县小塘镇,目前是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学生。去年3月,在一场无偿献血活动中,经红十字志愿者介绍,张可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信息,当下便进行登记申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几天前,得知自己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张可在饮食和睡眠方面格外注意,力求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开始有一点害怕,但家里人很支持我的决定,让我别紧张。”张可称,采集过程比想象中简单,打动员针的时候有点腰酸背痛,但很快就缓解了。当日,他成功捐献了30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湖南省第1267例、邵阳市2024年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志愿者罗珊,目前是邵东市中医医院的一名医生。2018年2月,就读医学专业的罗珊在认识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之后,便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留下了血样标本。
2024年的一天,罗珊意外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患者血样初配成功,觉得十分惊喜、幸运。”罗珊说,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由于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缺乏了解,最初,罗珊的家人极力反对她的决定。面对家人的担忧,罗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细致地和家人讲解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最终让家人打消了顾虑。在姐姐的陪同下,罗珊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并顺利捐献了27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湖南省第1268例、邵阳市2024年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捐献当日,邵阳市、邵东市和新邵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专程前往长沙看望、慰问张可和罗珊,对两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表达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