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些干部工作很忙,一个接一个的会议、一波连一波的应酬,有加不完的班、接不完的电话,忙得“五加二”“白加黑”,但依然是任务没完成,矛盾没解决,工作没起色......忙来忙去,上级有意见,群众不满意。有的还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
忙,是干事的表现、成事的基础。然而,这种忙而无功、忙而无益的忙,无异于白忙、空忙、瞎忙。究其原因,一是眼里多“盲点”。对群众诉求的问题充耳不闻,对社会关注的焦点视而不见,对领导交办的重点过后即忘,其所“忙”的并不是为百姓忙,也不是群众需要的“忙”。结果忙了半天,沉淀多年的问题仍然没解决。二是思想多“盲从”。有些人情况不清楚、工作无计划、方向不明确,一度陷入了事务主义的怪圈,成天左顾右盼,咋咋呼呼,东一鳞西一爪,自己忙乱,部属乱忙,没个“定准”。三是行动多“盲干”。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想法多,盲人骑瞎马,一个个看起来很忙,却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守摊不想闯滩,有勤奋之名,无尺寸之功。
以上所列举的这“盲”那“盲”,根子归于“心盲”。首先是人无“定盘心”,则心无“定力”,难免不乱方寸。当下,尽管世象纷乱,诱惑多多,事务繁杂,但要看清,浮华表象背后的本质却是百姓,只有群众才是干部的“定盘星”。这理那理,认准了群众这个理就是正理;这“盲”那“盲”,为民造福就不盲。心中有民,就会眼里有活儿、手中有正事。群众的向往,就是工作的目标;群众的呼声,就是决策的取向;群众的要求,就是干事的标准;群众的难题,就是解决的主题。只有把群众的心思摸透了,就有的是事情做。只有把群众的智慧汲取充分了,就有的是好办法。如此心明眼亮,何来“盲”,又何愁忙而无功?
其次是作风不佳,造成工作抓瞎。那些真正忙于干事的人,一定分得出轻重缓急,知道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更懂得复杂会造成浪费,效能来自于简洁,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免除了一些例行检查的兴师动众,减去了一份普通材料的来回折腾,推掉了一些无谓的应酬,将自己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多些务实、少些事务,多跑现场,少泡会场,不断改进作风和工作方式,忙并快乐着,忙并收获着。只有这样真正为百姓而忙的干部,才会是群众欢迎、组织放心的干部。
(作者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