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杜绝“数字八股”

曾小慧

随着年终岁末的临近,各单位、部门和企业又开始撰写年度总结汇报等材料。总结汇报材料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其目的是梳理得失、展望未来,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地方在撰写总结时,为了突出“概念”“创新”,在材料中硬凑数字,陷入数字游戏的怪圈,“创造”出诸如“一三五”工程、“3+N”工作法、“1457”工作体系等看似高大上的数字概念。这种“数字八股”背后所折射出的形式主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早在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八股”,在延安干部会上作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指出一些人在写文章、写材料或者做其他宣传工作的时候,对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名词和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和内容空洞、专讲形式、玩弄文字的八股文一样。并系统分析了“党八股”的危害,要求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然而时至今日,党八股依然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在数字化的当下,变异成了“数字八股”。如为了让总结汇报材料看起来更加“亮眼”,刻意堆砌“数字工程”“数字工作法”“数字工作体系”等概念。这种“数字八股”追求的是表面的光鲜和形式的完美,它们看似条理清楚,实则依然是党八股文章,言之无物,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往往被掩盖和忽视,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而影响了单位的长远发展和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数字是工作措施、工作成绩的佐证,数字最有说服力。但为了“装点门面”而“创造”出来的“数字八股”,应该杜绝。年终总结,少不了靠数字说话。但一些单位、部门和企业,年终总结似乎脱离了其本来的初衷,变成了一场精心“谋篇布局”的“数字表演”。

究其原因,一方面,年终总结往往与对单位的评价和考核紧密挂钩,一些单位为了在上级和领导面前留下好印象,不惜硬凑数字,硬套模式,尤其是采取“数字+英文”的“洋八股”格式,显示工作举措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思路的“高大上”。另一方面,每到年关总结期间,必有大量需要上报的总结材料,不论是单项总结还是综合材料,每一项都如同紧急任务般被频频催促。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负责写总结的人员难免动了“拿来主义”的心思,直接套用网络上形式漂亮的范文,在他人总结的基础上更新数据、稍加修改,便能重复利用。

如何杜绝“数字八股”?首先,我们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工作措施、工作成绩原原本本体现在材料中,无需概念和数字的粉饰,避免让年终总结沦为一场华而不实的材料秀。其次,要避免年终政绩考核“唯材料论”,将考核的功夫下在平时,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才能避免过度依赖年终总结这一单一视角来评判工作成效,让“数字八股”的套路没有可乘之机,防止这一“数字化”的形式主义蔓延。

--> 2024-11-22 曾小慧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990.html 1 杜绝“数字八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