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多彩课后服务引领素质教育新样态

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课后服务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课后服务,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地的土壤,能将常规课程、合力育人、教育生态修复、素质教育深化有效融合,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自全市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以来,市政协委员易波就一直关注着这项工作,并对此展开了深入调研。

易波在调研中发现,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市课后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经费不足、主体固定、内容单一、弱势群体参与率不高等短板和不足。对此,他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建议》,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完善的经费供给模式是学校课后服务高质量实施的根本保障。建议政府与教育部门制定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措施,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供给机制,从经费投入、资源整合等核心保障要素层面进行系统性统筹。”易波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各就其位、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加强联动,形成互动共生合作关系。

课后服务工作中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单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动用在校大学生、离退休人员、能工巧匠及家长等各方力量,拓宽师资来源。”易波建议,课后服务内容除了在职教师提供的学科类内容外,还可以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群众艺术馆、科技馆、美术馆等载体,向学生提供素质类与兴趣拓展类课后服务内容。

据提案主办单位市教育局介绍,2024年春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713所,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校1459所,已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1459所;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844108人,参与课后服务学生725504人,免除课后服务费的学生4090人,学生参与率86%;现有在职教师60113人,参与课后服务教师56028人,参与率93%。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校实现应开尽开,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全面参与,课后服务实现了全覆盖。

“我市课后服务坚持以本校教师为主,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可与其他学校合作,在一定区域内邀请同类学校优秀教师、专业教师等通过走教的方式补充学校师资力量,或由当地教育部门按照师资均衡配比的原则,组织区域内教师提供走教服务;也可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后,由学校聘请退休教师、退役运动员、非遗传承人、志愿者以及艺术团、歌舞剧院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等,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市教育局在答复中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适时向市政府、市财政局提出,由地方财政来承担课后服务费用,尽可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负担。

--> 2024-11-22 邵阳日报记者 曾小慧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985.html 1 多彩课后服务引领素质教育新样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