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能源车最大的顾虑是啥?”
“担心车子充电不方便。”
近些年,我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市新能源车用户也越来越多。但是,充电问题仍是影响广大市民选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它一头连着民生,关系着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一头也连着产业,关乎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能走多好。
“当前,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但新能源充电设施只有少量快充和慢充,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和日常维护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且存在快慢充电桩配置不合理、分布区域不均等问题,市民的充电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市政协委员何军聚焦群众的这件关心事,提交了《关于加速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的建议》,帮助新能源车车主实现“充电自由”,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前行”。
“要将充电设施和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确定充电桩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具体来说,新建小区在规划审批时、老旧小区在改造中,应提前做好小区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套设计,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建或加设充电设备。”针对充电桩配置不合理、分布区域不均等问题,何军建议,要在城区中心区域或住宅较为集中的区域增加投放充电桩数量,在公共停车场、商业停车场、旅游景区、加油站、公交首末站等区域建设充电桩,分区分批完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充电桩比例要求,尽快形成较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建设充电桩,仅有数量还不够,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车主充得快、充得安心,同样是一道必答题。对此,何军建议,引入充电桩运营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标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建设统一的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充电桩(站)大平台在线管理、统一调度、无人化运营,人、车、桩无缝对接,结合智能电网建设,打造安全、可靠、高效、集中的运营管理平台。
提案提交后,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作为办理单位,积极按照各自职责办理,并分别进行答复。
“2023年,市发改委争取充电桩奖补资金950万元,用于支持充电桩项目建设。”提案主办单位市发改委在答复中提到,为加快推进公共机构充电桩建设,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由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作为城区公共机构充电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实施机构,负责邵阳市三区规划的5106个充电设施建设,其中交流桩657个,直流桩4449个。
针对“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改建或加设充电设备”这一建议,提案会办单位市住建局协同相关部门,对照城市规划,梳理老旧小区周边空间资源,制定了《邵阳市城镇老旧小区专项规划》,将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类改造内容,结合小区空间,利用空坪隙地规划停车位,设置新能源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