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贺旭艳 易鑫 通讯员 周旭芳) 11月15日,随着油茶采摘工作结束,油茶种植户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振奋人心的时刻——开榨茶油。在湖南云山油茶产业有限公司油茶基地内,处处弥漫着浓郁香醇的茶油味,30多名村民在车间内来回穿梭,一桶桶浓郁金黄的茶油被送进库房。
“今年雨水充沛,油茶果的产量比去年高了不少。”基地负责人刘放瑞介绍道,今年基地油茶鲜果的采摘量已经超过30万公斤,制成茶油后预计收入可达1000万元。
油茶基地和龙溪镇歧塘村9年前的一场“双向奔赴”,如今实现了“双向奔富”。在创业之初,刘放瑞原本打算将选址定在武冈市工业园区内。在歧塘村党支部书记戴求顺的努力争取下,刘放瑞改变了主意,将加工厂定在了该村一所弃置的学校里。“把公司建在村里,无论是种植、采摘、加工都更加便利,同时还可以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双方都能受益。”刘放瑞说。
吸引外来企业就地办厂,带来的新变化还有不少。公司落户歧塘村后,投资400万元修建了环村公路。同时,在油茶采摘高峰期,公司与村里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将120多名村民分成采摘、包装、搬运等多个小组,由村里统一组织进行轮换工作。企业收益高了,村里的分红自然跟着水涨船高。据悉,该公司每年可为歧塘村增收20余万元。
“土地流转+创造就业+入股分红”的模式,让村里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歧塘村18组胡建荣等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成立武冈市盛茂种养专业合作社,成功引进武冈市青钱柳茶叶公司,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自筹资金700多万元将荒山旱土进行高标准整治,种植青钱柳茶叶80公顷,建立茶叶深加工车间1500平方米。村里输送100多名村民到茶叶种植基地务工,每年可增加收入200余万元。
这条双向奔赴的发展之路是龙溪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溪镇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来抓,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做强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该镇通过制定产业发展“135”工程,确定了以云峰海螺水泥为龙头,油茶、羊肚菌、铜鹅3个产业为重点,优质稻、卤香干、火龙果、小龙虾、青钱柳5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镇域产业聚集。
目前,邵阳市重点工业项目云峰海螺扩建工程正扎实推进,温室养鸡总部已投入使用,武冈市监管中心工程项目基本建成。龙云村蛋鸡养殖基地、石路村光伏发电项目、居委会工厂化养鱼项目等如火如荼展开。同时,该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推行“妈妈式”服务和全程代办机制。在歧塘、盐井等村共流转土地500多公顷,建有云山绿创羊肚菌基地、青钱柳基地、武冈铜鹅农业种鹅养殖基地等16家产业企业,形成龙溪产业发展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