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记者走访调查,网络冲击,汉字成为不少学生“熟悉的陌生人”

提笔忘字?还得多提笔练字​

邵阳日报记者 李熹珩

10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中特别指出,当前,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标准、笔画笔顺不规范、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现象较普遍。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八方面任务措施,其中包括规范书写、规范校园用字、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诚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让“提笔忘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我市中小学生书写规范情况怎样?学生们在规范书写时如何应对信息化的冲击?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

网络用语误用较为常见

“学生偶尔会错误使用网络流行语,我批改作文时会发现这样不规范的表达。”11月5日,记者在采访双清区一次初中语文作文教研活动时,双清区石齐学校八年级语文朱老师说。

这一情况是否存在普遍性?记者又接连采访了多位教师。

“学生会把‘老六’‘拴Q’‘emo’‘躺平’等网络用语”挂在嘴边。”北塔区北塔小学语文教师海琳说,很多孩子不知道词义,把日常间的搞笑对话用到语文课堂,也会不经意写到作业和试卷上。

大祥区西直街小学教师姚雪梅说,很多学生会将一些网络热梗、谐音梗错当成正确写法。比如,把“喜洋洋”写作“喜羊羊”,年年有余的“余”会写作“鱼”,真酷写成“真裤”等,网络用词误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多位一线语文教师反映,中小学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思辨能力和规范意识,往往不加甄别地将网络用语随意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在作文、日记等书面表达中频繁使用网络热词、缩写和表情符号,导致作文语言生硬、缺乏文采。而在口语交流时,学生也常使用网络流行语和俚语,甚至在一些正式场合也不加区分,严重影响语言表达能力和用词规范。

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研工作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邓明子指出,中小学生滥用网络流行词主要包括谐音(如汉字谐音、数字谐音、英文缩写代替中文意思等)、异形字(如生僻字和火星文)以及词义畸变(“可爱”被解读为“可怜没人爱”“白骨精”被解读为白领、骨干和精英)等。这些滥用现象不仅破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知识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规范汉字书写很有必要”

数字技术的普及,无疑为信息交流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极大地提升了沟通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正处于学习起步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对传统的汉字书写产生的“隔阂”尤为明显。

“如果学生将网络用语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口语表达方式,以此传达他们的个人特质,我们是鼓励且支持的。但是,如果将网络用语使用在书面书写,特别是考试中,就要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网络用语的不当使用,双清区昭陵中学教学副校长陈最祥表示,网络阅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书写规范显得尤为重要。书写不规范可能会影响扫描效果,最终影响得分。

谈到网络流行语对学生的潜在影响时,双清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双清区赵亚玲初中语文工作室主持人赵亚玲说,规范书写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加深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代代相传。“字如其人”,写得一手好字是个人形象的生动展现。此外,书写过程中多感官的协同作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式,有助于释放压力。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汉字书写练习能够培养人的耐心和毅力,是个人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

规范书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当前,改变中小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邓明子认为,必须提高师生对规范书写教育的认识,并落实相关措施。她呼吁教师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批改作业时,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对学生的书写提出明确要求,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此外,全市范围内还应常态化开展各类书写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书法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书法课程的培训,还经常举行教职工硬笔、粉笔字等比赛,旨在提升教师的规范书写水平。部分学校还将书法作为办学特色进行推广。如双清区昭陵中学就将书写教育纳入教学课表,每周安排两次书写课,一节由该校语文教师授课,另一节由书法专家或书法机构的教师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此外,该校还积极参加市级、省级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勇于展现书写才华。

“规范书写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力推动,才能切实改善书写教育现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邓明子说。

--> 2024-11-19 邵阳日报记者 李熹珩 记者走访调查,网络冲击,汉字成为不少学生“熟悉的陌生人”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863.html 1 提笔忘字?还得多提笔练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