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发展我国优势产业 已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

伍长南

优势产业是指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既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包括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品牌优势产业等,体现了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为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规模看,我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份额30%左右,成为驱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产业。

从类别看,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技术、资金投资需求,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基础支撑和动力支持。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涵盖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部分领域,能够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未来产业包括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产业赋能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也是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点领域。

从企业发展水平看,当前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成为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载体。随着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高,我国“灯塔工厂”总数已达72家,占全球总数的42%;截至2023年末,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专精特新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达到1.2万家,一大批在优势产业领域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企业日益发展壮大。

从区域产业发展看,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已成为各地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例如,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家电等产业,江苏省的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等产业,具备明显的全球产业竞争优势;中部地区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赶超发展,如湖北省的光通信产业、湖南省的工程机械产业、安徽省的新型显示产业等已成为标志性产业;西部地区聚焦新能源、精细化工、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迸发强劲动能。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

--> 2024-11-19 伍长南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859.html 1 发展我国优势产业 已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