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一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习总书记十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意义重大。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文艺事业举旗定向,既讲原理、定方向、明目标,又点问题、剖根源、指路径,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内核,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入脑入心,学习好讲话精神,自觉领悟精髓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刻阐述了文艺工作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时代的镜子,映照出社会的风貌;是历史的回声,诉说着民族的记忆;是精神的火炬,点燃着人们内心的希望。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学习讲话精神,首先要深入研读其文本,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背后的深意。总书记提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作品的最终评判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归于人心,立言达乎民情。只有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情感和需求,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在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的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形象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史为鉴,坚守主流阵地,不忘初心使命,在传承中创新,让作品成为弘扬正气的有力载体。真正以讲话精神引领我们的文艺工作和作品创作。
用心用情,做好宣传贯彻,主动融入社会实践
学习讲话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将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工作。
要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如举办报告辅导会、文艺讲座、开展创作交流活动等,并借助现代媒体的力量,如网络直播、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将座谈会讲话的核心要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吸引更多人关注文艺事业,让文艺工作的正确理念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宣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让人们直观地理解座谈会讲话中关于文艺贴近生活、反映人民诉求的重要性。要将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到文艺实践活动中,注重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生活、弘扬正能量的节目。在文艺创作培训中,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创作者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文艺工作者要主动融入社会实践,要走出书斋、走出工作室,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既当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又当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参与者,用文艺的力量为社会服务。
保质保量,搞好精品创作,全力开创文艺新局
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关键还是要落实到精品创作上。保质保量搞好精品创作,首先要有高远的内涵张力。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胸怀“国之大者”去构思作品,不能局限于个人的小资情调,更不能孤芳自赏,自娱自乐,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次要有高深的艺术功力。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只有具备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创作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再者,还要有高标的团队协作力。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各环节人员都要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团队协作的良好氛围,为精品创作提供有力保障。最终,还要有高超的表达创新力。时代在发展,文艺创作也不能固步自封。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艺术风格。比如近年来一些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的文艺作品,如舞剧《只此青绿》,它将古老的青绿山水画与现代舞蹈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一经推出便广受赞誉。特别是科技改变了人们生活,也改变了文艺生态。舞台上的“声、光、电、影、画”等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AI 、VR等虚拟现实技术在文艺作品中的探索、实验,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倒逼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入脑入心学习好讲话精神,用心用情做好宣传贯彻,保质保量搞好精品创作,在新时代的文艺征程上,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努力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让文艺之花在建设现代化新邵阳征程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系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