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种红薯也能发大财,你信不信?

红薯“赌”局

邵阳日报记者 陈红云 袁光宇 通讯员 许丽慧

“今年为了种红薯,我跟村里书记打赌,结果我输了,但我高兴。为啥?因为村里免费提供红薯苗,我只花了点栽和挖的工夫,还费了些草木灰,4000多元钱现金就稳稳进了我腰包。明年啊,你也到我们村里来种红薯,还可以一起用红薯藤喂几头土猪!”11月13日下午,北塔区陈家桥镇贺井村四组73岁村民邓晚桃,喜滋滋地给远在邵阳县的亲家打电话。

贺井村地理位置相对优越,资源相对丰富,但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次机遇中,安于现状,逐渐沦落为北塔区有名的后进村,被讥讽为“井底之蛙”。

2021年,31岁的邓珍强走马上任贺井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率领全村党员干部订立“三年雪耻”之盟。通过与湘珺铭志集团密切合作,该村致力打造“餐桌上的贺井”,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每年零元,逐渐增长到2023年的30万元。

2024年初,贺井村向村民发出“再用三年打造北塔首富村”倡议,村民闻讯奔走相告,喜不自禁。但想不到开春时节召开的院落会,却是号召大家种植红薯。这下,全村炸开了锅,其中反应最为强烈的,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邓晚桃老人。

“要是靠种红薯也能发大财,我不姓邓!”邓晚桃昂着脑袋说。

邓珍强一听笑了,深谙农村工作艺术的他立即接话:“老伯,要不我俩打个赌:如果你种红薯发了财,就把最大的那个红薯送给我留个纪念;要是失败了,我每亩地赔你1500元。但是,大家都必须按照我们村里聘请的红薯专家的话去做!”

“要得!”邓晚桃接招。

随后,村里引进“岳阳西瓜红”和“山东济薯26”两个优良红薯品种,在湘珺铭志集团农业专家朱吉平的指导下,义务提供红薯秧苗,紧锣密鼓地在全村推广种植。

“经过认真检测,我们发现贺井村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红薯。而且红薯在生长过程中,除了需要适当施些草木灰之类的农家肥,其余全程无需使用农药化肥。”曾在云南打理过20多年蔬菜产业的朱吉平介绍。

就在薯农按照朱吉平规定的流程严格管理红薯田地的时候,贺井村村“两委”在该村蔬菜产业园旁边,开工建设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红薯粉加工厂。

11月上旬,贺井村的红薯进入开挖季。真是“家家获丰收,户户传佳音”,全村红薯喜获丰收,其中邓晚桃老人的红薯不仅亩产接近3500公斤,更是收获了一个单体重量6.8公斤的“红薯王”。

邓晚桃收完红薯的当天傍晚,邓珍强开着小货车,按原定1.2元每公斤保底价格,上门收购红薯。当邓珍强代表村集体将4000多元现金打进邓晚桃的账户,老人规规矩矩地将“红薯王”交到邓珍强手中:“愿赌服输。这次打赌我输了,我家最大的红薯归你。今后,你们村干部说啥,我都信!”

“根据我们红薯粉厂目前的加工情况,每吨红薯大约可以出产150公斤红薯粉。今年全村红薯产量达到300吨,大约可以生产45000公斤红薯干粉。按照高档红薯干粉平均售价40元每公斤计算,产值可达180万元,将极大帮助我们实现北塔‘首富村’梦想。”贺井村党支部副书记邓顺乔介绍。

--> 2024-11-19 邵阳日报记者 陈红云 袁光宇 通讯员 许丽慧 种红薯也能发大财,你信不信?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842.html 1 红薯“赌”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