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蓼水弯弯

曾秦伟

王昌龄才情横溢,被誉为“七绝圣手”,他的送别诗颇为人称道。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诗,千百年来离别人常引为衷肠自白。至于“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算是王昌龄与我“交集”最近的一首诗。水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最能抚慰浪迹天涯游子的创伤。

自武冈流经高沙镇的蓼水河,最易勾起我对故乡的甜美回忆。蓼水河,是我风雨人生中的“保姆”。老家与马里街隔河相望。一桥不架乡梓憾,试问余年何缘牵?渡船成为两岸互通的不二选择。老艄公的“麻拐叫叫”一响,竹篙轻轻一点,船如离弦之箭,不一会就拢了岸。舅爷爷家近在咫尺。想起在他家呷“爆花糖”的开心记忆,忍不住直流口水。

想起在河里逮鱼摸虾,扯喂猪的长丝草,惬意油然而生。那时,没事在深潭里潜泳,半晌难觅踪影。伙伴们打起水仗来,顾不上天昏地暗。为此,家人没少打着草把径直找寻过来,棍棒侍侯也是常有的事。童子放飞自我乐,大人焉知童子之乐也。

我打小涉足奥数难题,小升初放榜时更是欢呼雀跃,似乎洞口一中初中部近在咫尺。终因凑不起车旅费,梦想成了一单寄不出的快递,尘封在伤逝的岁月里。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志愿填报的不慎,更是留下了些许遗憾。回首走过的天涯路,不曾欢喜何曾忧。

独上西楼眼蒙眬,繁花既尽何必恨。向上攀爬的路注定坎坷,但攀爬的过程似乎比站在顶峰却更令人心驰神往。

流进了我血脉里的蓼水河,年复一年奔腾不息,似乎一直在盼望、等待结着愁怨的姑娘。出发的地方逐渐模糊远去,但干净的灵魂不惧雪雨风霜!

--> 2024-11-17 曾秦伟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811.html 1 蓼水弯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