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境内,峰峦叠嶂,山高水长。不知何年何月哪代人,在原白云乡黔峰山下的巫水上游峡谷峭壁上,凿了一条石径,是当地人通往县城和兰蓉(乡镇名)的近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在城步白毛坪区担任副书记兼区武装部长,多次提心吊胆走过这条路。在猿猴愁攀的悬崖峭壁上,只能四肢紧贴石壁,一步一步向前移动,不敢有丝毫大意。峭壁上还挂有一个岩洞——“萝卜洞”,洞中常年烟雾迷蒙。路人经过,常闻听到洞内传出奇异的响声。
1982—1983年,我担任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农林水工作。我与时任县水利局局长陈迪庭,以及总工程师唐上生,技术骨干李昌用、陈立培等,对全县水利水电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提出了在萝卜洞选址,修建“白云水电站”的设想。我们认为,这里的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流量,确实是修电站的天然宝地,也是根治千百年来巫水流域洪涝灾害的最佳措施。为此,我们精心制定了一个修建白云水电站的预案,报送到当时邵阳地委和邵阳行政专署,得到了专署副专员、水利专家白宝庭的认可。他指定地委农村部副部长谢迪刚、水电局副局长裴新民等,向省水利厅汇报。省水利厅长史杰听完汇报后非常重视,指令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很快组成调查组,赴城步萝卜洞进行现场调查勘探,然后拟定方案,原则同意把白云水电站列为大型水库水电站,预算总投资为8000多万元。
按当时规定,没超过1亿元的水利项目,可以由本省批准实施。当时我充满信心,以为白云水电站的立项十拿九稳。城步的水利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终究有了奔头。
1985年,我挑起了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的重担。为了体察民情、熟知县情,为城步的发展定思路、定决策、定措施,我带领县四大班子成员和几个工作人员,大暑天绕着城步边界村“千里行”,每天爬山涉水,走路几十里。半个来月,我们走进了1000多户人家。当年我四十出头,身板子也结实,白天爬山过界,访贫问苦,毫不觉得累。晚上躺在老百姓床上,回想起白天看到的贫困百姓的现状,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我把这些天来的所见所闻梳理成文,归纳为“五难”(吃饭难、住房难、读书难、走路难、看病难)。该如何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回到县里后,我把地矿部来城步支教的“讲师团”团长于力平约到家里,谈起调研中的“五难”。我愧疚地对他说:“我想把这些情况向高层领导报告反映,你看行吗?”于力平坦诚地对我说:“你归纳的这‘五难’,与我在城步了解到的差不多……我们讲师团从北京下来时,胡耀邦总书记有过交待,你们下去发现什么问题,可直接给中央反映……我们可以把你调查的情况和讲师团了解的情况一并向上反映。”我惊喜地说:“这就好,这就好!”
1986年春节前,我把情况说明整理好,交给了回北京休假的于力平。当年1月26日,县委收到了省委发来的文件,得知胡耀邦总书记在反映城步“经济文化落后,群众生活困难”的汇报上做了重要批示,并要求“力争三年有个明显的变化”。正是这个批示,成为中国扶贫事业的一个新起点。
1986年6月,省委在湘西吉首召开了第一次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初称“省委工作会议”)。时任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出席。原本会议没有安排城步作大会发言。我火燎火急,向省委请求:“胡耀邦总书记对城步有批示,城步就应该有个回应。我想做一个力争三年有明显变化的表态,请求在大会上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当晚九点,我接到通知:明天的会,城步第一个发言,要有书面材料。我高兴得不得了,与当时同去吉首的城步县委办副主任张正清在宾馆摇着两把大蒲扇,就着昏黄的灯光,通宵达旦,拟定了发言稿。
第二天,当着毛致用书记和全体与会人员的面,我有理有据数说起城步的“五难”;对如何落实胡耀邦总书记“力争三年有个明显变化”的批示,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打算。我的发言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也得到了毛致用书记的肯定。
稍后,城步召开了县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以扶贫、脱贫、治穷致富为中心,群策群力,实现三年时间有个明显变化的决议》。会后,全县干群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拉开了全县对口扶贫的序幕。
同年10月,省委主要领导带领省计委、省农委、省水利厅等领导,来邵阳视察了西边几县,但没到城步来,只在武冈招待所听取武冈火电厂和城步水库水电站立项的汇报。然而,因种种原因,还是拍板了武冈火电厂,放弃了城步水电站。
白云水电站一天不立项,我一天都不安心。我多次在县委常委会上,提起修建白云水电站一事。我强调说,如果能争取到白云水电站工程立项,这可是城步一项最大的“造血式”扶贫;但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修电站可能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见成效。常委们一致同意我的意见,从县财政挤出20万元,作为争取项目启动资金。原邵阳地区行署副专员白宝庭对此事大力支持,和我一起带队赴京,终于争取到水利部对白云水电站的批准立项,并同意先审批拨付100万元,做前期施工和招标工作。
1989年,邵阳市委正式下文,成立白云电站指挥部,着手前期招投标和施工准备。大坝设定全长200米,坝高121米,坝形为砼面板堆石坝。1990年7月,承建单位云南水利十四局的100多名技术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浩浩荡荡开进了沉寂的白云水电站工地。
工程进入实质性的施工阶段后,邵阳市委决定免去我县委书记的职务,调任白云电站指挥长。1990年,我当选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仍兼任白云电站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扎扎实实在白云电站工地“晴天一身汗,落雨一身泥”地干了四年后,我于1993年调离了白云电站指挥部。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白云电站于2000年10月5日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装机容量为5.4万千瓦,年发电量1.168亿千瓦时,年均上网电量11185千瓦时,年均创收2978万元,上交利税964万元……
白云湖是修建电站后形成的湖泊,现是南山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域。总蓄水面积1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7米。放眼一望,水如碧玉,波光粼粼。近百座翠绿的山峦小岛,似大珠小珠撒落在浩淼的湖面上。蔚蓝的天空上,成群结队的白鹭在团团白云下飞翔……这是一处多么美丽的苗疆风光胜境啊!
白云湖和白云电站,是城步乃至整个邵阳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城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肖尊国,邵阳市委原副书记;赵仲芳,城步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