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社会最温暖的底色。一座城市,只有涵养独具魅力的精神气质,才能彰显城市光辉。
邵阳古称宝庆,世人俗称宝庆人为“宝古佬”。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形成了著名的“宝古佬”精神:坦诚淳朴,勤劳坚韧; 铁骨铮铮,刚烈如火;勇于认识,敢为人先;机敏聪慧,胸怀天下。其精神特质有四:一是务实求实;二是仗义好强;三是敢为人先;四是心胸宽广。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杰出的启蒙思想家魏源,于混沌之世振臂高呼,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成为启迪人们解放思想、睁眼看世界的进步先驱。民国初年,辛亥革命元勋谭人凤、民主革命先驱蔡锷,更是敢为天下先,为反对帝制、创建共和立下了卓越功勋。上世纪20年代以来,邵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袁国平、姚喆、袁也烈、贺绿汀、吕振羽等仁人志士,他们都是彰显邵阳城市精神的典范。
城市精神文明是无形的,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是一项浩大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反映的只是一个城市的风貌;而对城市精神的塑造,才是为城市凝神铸魂。
近年来,我市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凝聚城市精气神,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举全市之力建设人与城市良性互动、人与城市美好共赢的文明新形态。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动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要通过建设制度文明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提升城市精神;通过文明建设各项活动来引领城市精神。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有城市精神,如人,有精神,才有表情,才有迷人的内涵与魅力。邵阳的城市文明建设,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幸福接力”,全体邵阳人要与城市共荣,与文明同频,接续谱写现代化新邵阳的绚丽华章。
(作者单位:北塔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