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要素、精神纽带和文化支柱,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也是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刻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能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识与合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巩固和发展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观念,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能够为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着我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刻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凝心铸魂、强基固本,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力、激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作者系邵阳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