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中,我运气“爆棚”,竞选班长居然获得成功,一下迈进“领导层”。
不过当“领导”听起来光鲜,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尤其是我这样一个“书呆子”。别人能“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连半把“火”都没能烧起,就遇着了件烫手的事情——班级要搞一个“垃圾分类”的班会,得由我这位新“领导”一手操办。这可苦了我,把我弄得手忙脚乱,幸好有班主任黄老师鼎力协助。然而万事俱备,所欠的就是我上台主持班会的经验——这可是我出了娘胎头一次哩。更糟糕的是,临开会前几分钟,班主任告诉我,学校领导将来检查这次班会。一句话弄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班会开始了,我硬着头皮上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开场白读起来。这时我仿佛觉得自己的舌头打卷,读的腔调也似乎变了味。读到大半,我突然发觉自己居然是一直低头诵读的,哪像主持人的样子,于是强迫自己抬起头来。这一抬头就更糟了,众目睽睽之下,我恰似众“目”之的,眼睛不知向着哪里才好。对着某个同学吧,有点尴尬;对着班主任或是领导吧,不敢;抬头望着天花板,又觉得没风度。我的眼光无法“就位”,只得恢复原来的状态——低下头来。
一百多个字的开场白,我磕磕绊绊地总算念完了,下面轮到同学发言,我如遇大赦。然而,在听发言时,我觉察到大多数同学诵读的速度太快了,我得把这个问题指出来。可话到嘴边,又难以启齿,只得再咽下去;多次“酝酿情绪”没有结果,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这一“渎职”可误了大事。十几分钟后,选定的几位同学就发言完毕。他们的发言我哪里记得住,根本总结不出;而且整个班会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哪里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这时我才后悔自己没有制止同学发言的“高速度”。
这时,我灵机一动,就让同学们自由发言。不料,我一说“自由发言”,台下竟回敬我一个鸦雀无声,把我给“晾”在了台上,弄得我瞠目结舌,不知所措。班主任发现了我的窘态,不失时机地给了我一个暗示:欢迎学校领导讲话。这时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学校领导好像特地为我撑场面,不仅讲了话,而且讲得特别长,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终于,班会结束了,我如释重负,心里却非常沮丧:这次主持班会说明我在组织能力方面欠缺,我是个不称职的班长。
“没有一点工作能力,以后怎么走向社会?”我扪心自问。这次的经历将我“成绩第一其他次要”的信条击了个粉碎。不过,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若能实实在在地长这一“智”,那这一“堑”吃得倒也值得哩。
(指导老师:呙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