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

◆湖湘三百六十行

小人书摊

唐文林 王艳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由于经济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人们的生活娱乐单一。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去小人书摊看书、为了小人书废寝忘食的故事。小人书通常几寸见方,不到半寸厚,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一种通俗读物,不但孩子喜欢看,就连大人也爱看,就算是不识字的人看图画也可以大致了解故事情节。小人书的题材包罗万象。那时出版的小说、话剧也有很多绘成了连环画,如《山乡巨变》《龙须沟》《红旗谱》等等。还有许多电影连环画,画面并不是很清楚,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观看。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小人书有《三打白骨精》《九号公路大捷》《黄英姑》《十五贯》《李双双》等。

有的像《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名著小人书,全套有几十本,往往个人没条件买全,要想看全,只有到小人书摊上去看。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中小学校门口附近随处可见小人书摊。每天放学以后,街头的小人书摊是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坐在小板凳上静静地看自己喜欢的书,沉浸在小人书的情境之中。为了省钱,有时小朋友会两三个人挤在一起看一本书。我们这一代人,许多启蒙知识是从小人书摊获得的。说是小人书摊,其实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

小人书摊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守摊,赚一点钱贴补家用,并形成了一个街边的小行当。摊主将投资买的小人书专门用牛皮纸包好书皮,或者将连环画再装订一下,使之更耐翻阅。根据小人书的内容,摊主定出看一本1分、2分、3分的不同价钱,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摊主一般用木板钉制成长宽约1.5米的折叠式展板,中间有合页;里面立着摆着五六层的连环画,供阅读人挑选。

小人书摊因为经济贫乏而兴起,最终也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消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电子产品的兴起,连环画的辉煌时代也渐渐远去,书摊才慢慢消失。

丰富多彩的连环画,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贺友直表现湘西农村题材的连环画《山乡巨变》,被誉为中国连环画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作。其作品吸收了西洋透视,将写实主义融入中国传统线描绘画技法,对我们现在烙画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 2024-11-10 唐文林 王艳萍 ◆湖湘三百六十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427.html 1 小人书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