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作者发言

送书谈

唐慧忠

新书出版在即。想到一册署自己名字、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书即将和读者见面;想到历经数载,辗转五家出版社,这书才得以出版;想到写作的寂寞,出书的快慰,好比农人春天耕种、秋天收获,心头不禁感慨万千、情思涌动。

出版新书,不为谋利。这是写作过程中的一次回眸、一个小结。在签出版合同时,一时激动,竟许诺在样书之外再购两百本书。心底盘算,新书出版,理应送人。送给哪些人呢?比如说同事、文友、编辑、领导、同学、亲戚、朋友……这样算下来,没有几百本书是真正送不清的。

送书是一件高雅的事,但也有几分担心,怕送出去的书,得不到人家的爱惜,不仅不爱惜,还弃之如敝屣。那样,岂不枉费了自己一番苦心?这当然不是我多心。前几日,在一文友微信群聊天,某一出书的文友就遭此尴尬。另一文友在群里告诉她说:“姐姐,你送给某某文友的书,竟然被他卖到了垃圾站。”原本热闹的群顿时沉寂下来。我想,这位文友得此消息,该是多么尴尬和后悔啊!

前几日,看了贾平凹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说的是自己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某君三番五次向贾平凹索去的书,竟被人发现弃在废品收购站。贾平凹得书后,题上“再请某某同志指正”的话,并将该书再次寄给那人。假如我的那位文友得知这个笑话,大概心头的块垒,足可消释了。

所以送书这件事,是需要仔细思量思量的。送给多年来对自己厚爱和关顾有加的编辑老师,送给赏识和青眼相待自己的领导,是出于尊重和感恩。俗话说:书生人情半张纸。没什么等量和等值的东西给予回报,那么,现在出书了,送一本书“请某某先生(女士)雅正”,我想,人家应该会欣然接受的。

送给那些曾赠过书给自己的文朋诗友。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些文友,都是写书之人,自然也是爱书者,他们懂得写作的艰辛,出书的困苦。只有懂得,才会更加珍惜。我想送书给他们,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书会被送到废品收购站去。

送给自己那些“粉丝”读者。你平时发表了作品,他们欢欣鼓舞,为你转发,为你点赞,为你美评。俗话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如今出了书,于情于理,不送人家一本,是万万讲不通的。

还有那些爱读书的朋友、同学、同事,甚至网友,只要人家能够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不糟蹋你的满腔热情,我想,送人家一本书,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此举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将出书的快乐与别人分享,通过文字增进感情,雅致而不落俗套;其次,送书给人家,让人家通过书更加了解自己,以期引起关注,对自己的创作也不无益处。

送书如嫁女。为人父母者,嫁女之前,谁不是慎重复慎重,思量复思量?谁不想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后,一辈子都幸福快乐,受人尊重,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归宿?但愿望归愿望。连贾平凹的“女”嫁出去后,都会遭到人家无情抛弃。那我辈“小户”人家,还有什么可希求的呢?

(唐慧忠,任职于新邵县纪委监委,中国作协会员)

--> 2024-11-06 唐慧忠 作者发言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1534.html 1 送书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