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山中学校已八年了,但每到暮春,总想回山中摘一次鸢尾花。对于鸢尾花,我始终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还记得第一次与鸢尾花相见的情景。那是暮春,一个晴好的午后,同事们三五成群,去学校的后山散步。阳光一束束洒进山林,照得草木发亮、鸟鸣欢悦、人心烂漫。
途中,碰到一位同事,她手捧一棵刚从泥土里拔出来的淡蓝色花。这花叶柄修长,花枝清新,有一种高贵淡雅之气。我马上问同事,你从哪里得来的?她轻松回答道,山林里到处都是。这时,我兴奋极了,赶紧加快脚步,擦亮眼睛,在山路旁四处搜寻,但就是迟迟没有找到。突然,在阴暗的草丛处,我看到一棵清孤的蓝色花枝,静静地站在那里,像极了藏于丛林中的仙子。
只是这次散步,我仅仅就找到这一枝。回到宿舍,我把她瓶插起来。她的气质给简陋的山中房屋,注入了一种雅致。但我还不知道她的学名,有人说她是兰花,有人说她叫扁担花,但我觉得都不妥。于是问了学园林的丈夫,他说这种花叫鸢尾花。是啊,“鸢尾”二字才配得上如此高格的花。只见她花茎光滑,花瓣细软,花心点缀着紫橙色斑点。远看如蝶,使人痴想,给人梦幻。
过了几日后,我想去山林中多摘些鸢尾花瓶插。但是那次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一朵鸢尾花。我纳闷,怎么山中的鸢尾花消失得这样快?但我没有放弃,每当走在潮湿的溪岸、阴凉的竹林,依旧渴望偶遇一朵鸢尾花。那时我见到的所有鸢尾,已经不在开花,而是在果期。那椭圆的绿包,坚硬而结实,看不出曾开过那样温柔的花。我知道想再次见到鸢尾,需要等到来年,等到下一个暮春。
等来到下一个暮春,我似乎已不记得曾经那个痴念了。直到有一天下午,送一个孩子回家,当爬过一片丛林时,我竟遇上了一大片鸢尾花。那时,她们像一群蝴蝶一样,轻飞在草叶中。我内心太激动,又生怕动作太大,她们瞬间就飞走了。我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一路采摘,仿佛我不是在采摘,而是在表达一份怦然心动。很多年后,这次摘鸢尾花的喜悦,依旧留存在我心灵深处。
那天,我喜悦地手捧一束清丽的鸢尾花下山,经过村巷,走过石桥,山中的人们,都投来异样的目光。不知他们是觉得我手中的花太美了,还是奇怪这位老师收割了一捆喂猪牛的野草。但我始终觉得山野之花,充满了灵气。
但是鸢尾的花期太短了,开于春末,尽于初夏,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你不留心,也许就只能看到鸢尾在结她的种子了。
记得有一年的春夏之交,下着漫长的雨。鸢尾在雨水里浸泡,她的茎叶被打得斜乱不堪,是那样疲惫又哀伤,我就没有忍心去采摘了。但等到天晴之后,鸢尾花早已全部凋谢了。
之后的一年,一日清晨,我的学生竟摘了一大束鸢尾花送给我。那刻我惊喜不已,抱着那束花,笑得嘴都合不拢。我把这束花带到宿舍,拿出好几个花瓶,分装起来。书桌一瓶,餐桌一瓶,床头柜上也摆一瓶,我的家被鸢尾装扮得馥郁多情。
后来,我在山中待得久了,发现鸢尾真如同事说的那样“到处都是”。溪涧边、丛林里,蹲下身一摘就是一大把。那种置身于花海的感觉,常常让人忘却尘世一切。
有一次我也如同事一样,从泥土里拔出一棵鸢尾移摘到花盆里。可是当山野的鸢尾全开了,而家中这盆就是迟迟不开。我等了一年又一年,她就是只长茎叶。那刻,我明白鸢尾是山野之花,她是属于大自然的。
当我知道,鸢尾的花语是“长久思念”,那刻我如被电击。因为,在我见到鸢尾的第一眼,就注定了我会对她终生思念。我永远怀念见到她时的欣喜,见不到时的失魂落魄。即便离开了山中许多年,我依旧记得鸢尾,依旧想回山中再摘一次鸢尾花。
春夏之交太短暂了,我怕在我赶过去的路上,鸢尾在怒放,到达之时鸢尾已经凋零了。我常常害怕这样的场景,但既然是深爱,又何惧结局。所以来年暮春,我一定要去山中见鸢尾,只为了却一个心愿,只为满足一场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