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贺旭艳 易鑫 通讯员 周旭芳 刘俨宣) 10月31日,在武冈市马坪乡田塘村,红光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据项目负责人金西峰介绍,红光水闸始建于1973年,运行50多年来,多处设施老化、损坏。此次建设包括重建水轮泵站排架及9孔平板提升式钢闸门、1孔泄洪闸,更换水轮泵进水闸门及启闭机,新建工作桥、防汛公路等。“项目建成后,可改善闸址河两岸村庄水生态环境,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增加农田灌溉面积1.1万亩。”金西峰说。
武冈市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域内水资源不均衡等特征明显。近年来,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守住兜牢民生底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以有力举措筑牢防护网,切实守牢水安全底线。
为保障城乡居民“有水喝”“喝好水”,武冈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撬动社会资本8.7亿元,建成日产万吨以上规模化水厂4座。全市整合涉农资金2.4亿元,建成人安饮水项目1200余处;落实专项债券投资1.44亿元,实施乡镇11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提质改造及管网延伸。通过构建起市域统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全市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规模化水厂供水覆盖农村人口97.5%,解决了41个季节性缺水村的喝水难题。
聚焦农村水源保障、灌溉能力提升和山洪灾害防御等问题,该市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成功将红光水闸、红旗泵水闸等14座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及威溪水库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1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申报为增发特别国债项目。2024年争取国债项目资金6.043亿元,相关工程今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同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对122座小型水库物业化巡查养护。
目前,武冈境内资水河上的14处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6%,威溪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62%,1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工程完成后,将发挥蓄水灌溉作用,新增灌溉面积19万余亩,防洪保护约30余万人。”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为保障全域“水质好”,武冈精心编制了《赧水河生态综合整治规划》和新一轮“一河一策一档”。近年来累计投入11.5亿元铺设城区及建制镇雨污管网174.21公里,投入资金2亿余元建成污水处理厂11个。以建设小流域治理项目为示范,每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平方公里以上,做到“有水则清,无水则绿”,国、省监控断面水质常年达Ⅱ类以上标准,赧水邓元泰渡头河段、龙溪河黄泥河段获省“美丽河湖”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