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境内古塔众多,列入《湖南古今名胜词典》的古塔就有9座,其中3座位于邵阳市城区,即北塔、东塔和猴子塔。
11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猴子塔进行探访。沿着市公安局大祥分局红旗派出所院落后面蜿蜒的小路前行,爬上一个小山包,一座砖石结构的古塔——猴子塔便赫然出现在眼前。
猴子塔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后毁于战乱,重修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距今已有200余年。该塔坐西朝东,塔总高15米,七层六面,上小下大,每层出短檐,最下层为青石砌成。
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石太平介绍,猴子塔属于风水塔,它的塔基、塔身、塔顶与其他风水塔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塔刹。塔刹俗称塔尖,位于塔的最高处,由刹座、刹身、刹顶构成,是塔最显著的标志。所谓“无塔不刹”,意即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有意思的是,猴子塔没有塔刹,其塔顶攒尖收尾处只有一只用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猴子。石猴高约0.7米,宽约0.3米,轮廓分明,十分醒目。坐在塔顶上的石猴,托腮望远,若有所思,栩栩如生。
石太平说,以石猴作为镇塔之神极为罕见。猴子塔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充满了人文情怀,堪称我国古塔中的奇葩。2004年,猴子塔被公布为大祥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大祥区政府对猴子塔进行了维修,残损部分按照原样修复。
为何古人要修建这样一座塔?塔最下层石墙上嵌有石碑,详细记载了重修经过。碑文称:“斯时戎马仓皇之际,官兵捐资修葺感丰年。”石太平介绍,猴子塔所在的“天池山”为宝庆古八景中“六岭春色”的六岭之一,曾是清军绿营驻守邵阳的营地。清咸丰三年(1853年),绿营官兵看到邵阳境内战乱不断、灾害连连,便捐资重修已倒塌的猴子塔,希望用改善风水的方式消除战乱,祈求灵猴能赈灾招福,保佑人们世代平安幸福。
至于为何要用石猴坐镇此塔,碑文中并没有提及。石太平介绍,猴子塔重建后,邵阳战乱和灾害大为减少,猴子塔因此被传得神乎其神。其中流传最广的传说是:猴子塔上的石猴有灵性,能自行转动,每逢除夕,就会叫唤三声,其叫唤时面朝的方向,来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过,传说终归是传说,没有人真正见过石猴转动,也没人真正听见石猴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