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自呱呱坠地起,便展现出了非凡的灵动与活泼,不仅聪明伶俐,还心灵手巧。两岁多的时候,外孙在看书、背诵古诗之余,对涂涂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手中握着彩笔,他的世界便仿佛只剩下眼前的纸张和心中的想象。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忍打扰。读美术设计专业的女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教他画画的想法在心中悄然萌生。
为了让孩子能尽情发挥创意,女儿为他精心挑选了电子画板。这个画板对于年幼的外孙来说,简直是神奇的宝贝。画不好时,只需轻轻按一下键,便能擦掉重来,方便又有趣。而外孙最喜欢画的,便是那温暖的太阳和花花绿绿的蘑菇。
女儿教孩子画画,方法多样且充满巧思。她常常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花草树木、飞鸟虫鱼的形态和色彩。比如在公园里看到一朵盛开的玫瑰,女儿会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花瓣的形状、颜色的渐变以及叶子的纹理,然后回到家让他试着画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外孙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女儿还会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然后让他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画画。比如讲《小红帽》的故事,就让外孙画出小红帽在森林里遇到大灰狼的场景。这样不仅激发了外孙的想象力,还让他在画画中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同时,女儿还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主题,如“未来的城市”“海底世界”等,让他自由发挥,不受任何束缚地去创作。外孙常常会画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奇妙画面,展现出他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平日里,女儿会耐心地教孩子描绘高山大海、蓝天白云等。她轻柔地对孩子说:“宝贝,你看这高山,要有雄伟的轮廓;大海呢,要有波涛汹涌的感觉。”女儿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形状。外孙眨着大眼睛,听得入神,小手紧紧握着画笔,努力地尝试着。经过几番传教授业解惑,他竟然能够在画板上独立“创作”了。
记得有一次,外孙决定画一幅湖泊。他没有选择临摹,也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胸有成竹地凭借着记忆力和想象力开始动笔。他首先在近处画了几条灵动的波浪线,那线条虽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真的活力。接着,他画了几尾形态各异的鱼,有的在嬉戏,有的在吐泡泡。然后,他又在湖边添上了几朵娇艳的荷花,花瓣的形状和颜色都处理得十分有趣。再往远处,他画了一些树木,那树木的形状像是在风中摇曳。还有几座小小的房子,屋顶的烟囱还冒着袅袅炊烟。最后,他在天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周围飘着几片洁白的云朵。
完成这幅作品后,外孙蹦蹦跳跳地跑到女儿面前,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小手高高地举着画板,奶声奶气地说:“妈妈,看我画的!”女儿接过画板,眼中满是惊喜和欣慰,不住地夸赞着。后来,女儿又买了许多A4纸,让他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外孙在这些纸上画的画越来越像模像样,有可爱的小动物,有美丽的花园,还有温馨的家庭。
在女儿的悉心教导下,外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画作在幼儿园的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还被老师张贴在幼儿园的展示墙上,成为其他小朋友学习的榜样。更重要的是,画画让外孙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他愿意与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也乐于用画笔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每逢家庭聚会,亲戚们看到外孙的画作,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小画家”。
如今,看着那些被外孙用心描绘的画作,我仿佛看到了一颗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心灵在不断成长。女儿的耐心教导,外孙的努力学习,共同绘制出了一幅关于爱与成长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