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湖南文艺家邵阳采风行

走读人文风光 感受厚重底蕴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刘小康

文艺家们实地感受花瑶挑花的独特魅力。

10月22日至25日,省文联组织全省各地的40余位文艺家深入我市各地,开展以“聚文化力量·助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采风创作活动,用文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文艺家们分成视觉艺术组和表演艺术组,前往新宁崀山、武冈云山景区以及隆回县魏源故居、花瑶景区等地,开展采风创作、笔会交流活动。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以危崖、奇巷、迷谷、象形石为主要特色。走进崀山,青山、绿水、红崖交相辉映,将军石、辣椒峰、骆驼峰等景点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独特的丹霞之美深深吸引了文艺家们,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手机,记录下崀山的秀丽山水,为创作积累素材。在刘氏宗祠,文艺家们感受到新宁深厚的历史底蕴。

湖南省书协副主席罗红胜说,这一次崀山之行,他充分领略了崀山的这种奇特景观,感觉非常厚重壮美,同时也感觉到新宁的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基调十分深厚,为艺术家们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他们将创作出艺术佳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崀山、走进崀山,希望全国的艺术家都能够来崀山采风写生,为崀山文旅融合添砖加瓦。

作为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武冈是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众多,类型丰富。走进武冈古城,表演艺术组的文艺家们先后在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中山堂、西直街、文庙等地进行采风,详细了解了这里的人文景观和古城特色文化。青砖灰瓦、高墙深院……在“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武冈市浪石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古朴的画卷之中。这个历史悠久的村落现存88座古宅,构成了风格独特的古民居群。古建筑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还刻有特点各异的对联,既传承着一方古建筑传统,又守护着这片地域的独特文化。

文艺家们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建筑群之间,在品味楹联中触碰文化,在行走中阅读历史。“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浪静水清行龙卧,石奇风香藏虎踞”……这里的一砖一瓦和每一副楹联都深深吸引了文艺家们的目光。

在武冈市同保楼景区,文艺家们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冈丝弦,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武冈市城南,绵延数十公里的云山风景秀丽,集名胜、古迹、森林于一体,享有“六九福地”“楚南胜境”之称。文艺家们走进云山,先后游览了望龟亭、崖前帘水、玉兔听经等景点,感受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面对眼前的壮美景色,文艺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美景,为创作积累素材。云山脚下,美景和人文相得益彰。几位音乐领域的文艺家们围坐一堂,同当地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深入了解、挖掘武冈丝弦的独特魅力。

在隆回县司门前镇,表演艺术组的文艺家们深入探访了中国近代史上两位杰出人物——魏源与魏光焘的故居,通过实地参观,了解两位先贤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思想。位于隆回县的花瑶景区内民族特色浓郁、自然景观丰富。在大花瑶虎形山景区,文艺家们认真参观崇木凼花瑶古寨,沉浸式欣赏花瑶实景剧《花瑶喜宴》,感受花瑶独特的民俗风情,探寻、记录大山深处灿烂辉煌的人文风光。

采风期间,还举行了笔会交流活动。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人文特色,激发了采风团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参加活动的书法家、画家们挥毫泼墨,围绕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乡村振兴等内容即兴创作了多幅书画作品。

参与采风的文艺家们纷纷表示,通过采风创作活动,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新的认知,积累和丰富了创作素材,他们将努力创作出讴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优秀作品,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邵阳的变化,看到乡村振兴的成果,发挥文艺在乡村振兴中的能量。

--> 2024-10-30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刘小康 湖南文艺家邵阳采风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0894.html 1 走读人文风光 感受厚重底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