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之邀,我们一行三人前去“姚佩书画培训中心”喝茶。我是书画爱好者,算得上与艺术挨过边,早就有了去画家姚佩先生工作室看看的想法。几年前就听闻,姚佩为人厚道,做事认真,国画了得。他克服重重困难将书画培训中心红红火火办起来,又当选邵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大家都对他的为人和实力钦佩不已。
一走进姚佩的工作室,那挂满墙壁的画作、桌案上的文房四宝和随处摆放的各种颜料,足可见画室主人是一位勤奋的画家。敦实的外貌、质朴的语言和壮实的体魄,这是姚佩给我的第一印象。
姚佩出生在邵东简家陇镇延禄村,祖祖辈辈都以耕地为生。当他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后,大家都惊呼:“草窠里飞出了金凤凰。”在他的记忆里,家乡远离喧嚣,草木葱绿,溪水潺潺,鸟鸣啾啾。这种田园生活,影响了他后来的绘画取向。他在大学系统地学习绘画后,过去对大自然的那种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朦胧感觉,一下子变得清晰完整起来。同去的一位画家朋友向我谈到,姚佩从2015年开始更加注重写生,特别想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真不简单,近十年来,姚佩画了一百余件关于邵东风土人情的作品,有山水也有花鸟,鲜活灵动,意境悠远。在写生过程中,他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用画笔广泛记录家乡美景,尽己所能宣传家乡人文风景;二是师法自然,期待在大自然中得到更多启发。
三年前,姚佩当选邵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就更加重视对邵东本土风情的宣传,不时组织会员到各乡镇写生,足迹踏遍了邵东的山山水水。此外,作为职业画家的姚佩,开始为自己的艺术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他最终选择了一条“艺术大众化”的道路。所谓“艺术大众化”,就是艺术要根植于邵东的本土文化,并以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他十分动情地解释:“我从乡村里走出来,是那里的一方土地哺育了我,造就了我,岂能让我忘怀?”姚佩说,画家应该用自己的艺术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多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确立了这样的思想之后,姚佩开始付诸行动。他努力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充实到自己的画作中,而且还经常在画作完成之后仔细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其实,艺术过于强调新、奇、怪的东西,脱离了生活,只去追求形式上的美,内涵反而变得空洞。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推崇的艺术,才有生命力。”姚佩向我们几个侃侃而谈,“画挂在展厅里,光让专家说好不够,要能走进平民百姓家,受到老百姓称赞才算实在的真正的艺术。”接着,姚佩发出感慨:“各人有各人的追求,别人怎么样我不管,至少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去做的。”
俗中见雅,雅俗共赏,这既是姚佩先生的艺术追求,也是他对“艺术大众化”的具体诠释。姚佩以山水画见长,但他的花鸟画同样也很出色。据我了解,他的作品多次在各级大展中获奖,并在《人民美术》《中国美术教育》《美术大观》等众多国家级刊物发表。他的山水花鸟画,题材广泛,多为老百姓司空见惯之物;但一经画出,又平中见奇,多了几分生动和灵气,显得有情有味。其画作中雄伟空灵的大山、苍劲挺拔的树木、古朴庄重的建筑、轻盈秀丽的花卉,无不散发出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气息,让人见了倍感亲切和喜爱。
我对姚佩的“艺术大众化”理念十分认同。虽然这句话似乎并不新鲜,但真正能立志于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人实在太少。如何让艺术真正为大众服务,是每个艺术人需要去努力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