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7日

母亲的心事

唐吉民

每当我被幼时落下的病根折磨得疼痛难忍时,母亲总是急得直掉眼泪,不停地埋怨自己:“崽啊,是妈对不起你。如果你当初得到及时治疗,就不会成现在这样子了。”母亲说的是我出生三个月后得的那场大病,这场大病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当初家境的贫寒和医疗条件的落后,加上赤脚医生的误诊,我落下了终生残疾。母亲为此十分自责,时常念叨是自己没本事害了我一辈子。这种思绪常常困扰着她,她常夜不能寐,暗自流泪。其实,母亲的心事我懂,她是担忧我长大后没法养活自己。

上学后,家离学校有十几里远,全是蜿蜒崎岖的山路,沿途人烟稀少。母亲常常担心我在路上摔跤或在学校被人欺负,因此,她有时候丢下农活去接我放学。每次看到她站在路尽头,瘦小的身躯被夕阳拉长了影子,我便心头一热。

村里有些人看我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含糊不清,便常常对我指指点点,说一些非常难听的闲言碎语。甚至连我的舅舅也嫌弃我,说:“这种人,将来咋办?”他们的歧视和冷眼时常刺痛母亲的心。而母亲总是坚定地回应:“儿孙自有儿孙福。”

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全乡第一名。母亲对此很是欣慰,但心中的忧虑从未减少。

16岁那年,正读初中一年级的我,因又一场大病的突击而不得不退学在家。病情稍有好转后,由于人口多开销大,为我治病也欠了一些外债,家里没法再继续供我上学。于是,母亲在邻村找了一位老裁缝师,让我跟着学裁缝。但我不感兴趣,经常偷偷看书自学,并开始偷偷写稿。每当我在报纸上发表一些“豆腐块”时,母亲总是既高兴又自责,后悔当初没能力供我上大学,找一个稳定的工作。

那些年,残疾的我为了自食其力,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给我买回几只山羊喂养。每次进山放羊,母亲担心我的安全,总是要千叮万嘱。好多次,母亲都是放下手里的农活,进山帮我找寻丢失的小羊羔。养羊太辛苦,又挣不到钱。有一次,我对母亲说决定到镇上去摆一个小书摊养活自己。母亲对此很是支持。她帮我买了一辆手推车,还帮我在镇里租了一间房子,安顿好我的一切日常生活用品。每次来镇上赶集,母亲都会给我带来米和菜,帮我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渐渐地,同龄的伙伴们都已结婚生子,而立之年的我却依然孤苦伶仃。这时候母亲又开始自责,说如果当初我得到及时治疗,身体健康,早就娶上了媳妇。我的婚事便成了母亲的心头大事,她四处托人说媒,希望我能成家有个依靠。最终,我通过网络认识了现在的爱人,并生下一对可爱的儿女。

即使后来我成了家,母亲的心依旧在我身上。看到弟弟家建了新房子,而我们一家四口还挤住在祖辈留下来的那两间老旧土房里,母亲便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帮我们盖了两间小平房,让我们有了稳固的遮风挡雨之所。看着村里人陆续建起小洋楼,父母商量要用他们的养老金帮我加层建房,却被我拒绝了。人到中年的我无法接受他们如此付出,而我至今也无力让他们享清福。

这些年,年迈的父母在家帮我们照顾两个孩子,我和爱人在外务工。身体的不适和生活的艰辛,让我更加感念母亲的付出和辛劳。每次在电话里,母亲总是嘱咐我保养好身体,她的关切和爱护一如既往。殊不知,她自己也是多病之身,却还在任劳任怨帮衬着她的大儿子一家,含辛茹苦抚育两个尚未成年的孙儿。

母亲这一生养育了三个子女,妹妹事业有成,弟弟的生意也很稳定,只有我还在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母亲的心全部都放在了我身上。每当我回到家乡,回到母亲身边,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听到她温暖的话语,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感激与愧疚。

(唐吉民,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 2024-10-27 唐吉民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0677.html 1 母亲的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