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改造后的水压更稳定,水质更安全,喝水更放心了。”10月16日,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在长岭新区实地察看市城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开展情况时,社区居民点赞二次供水改造工作。
在改造后的二次供水泵房内,只见小区老旧供水管道和生锈的水箱已经全部弃用,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智慧泵房设施、水质监测仪、智慧监控等。通过全新的智慧管理系统,二次供水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和泵房画面的实时监控。
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来水进入居民家的“最后一百米”,直接关系到供水安全和市民的身体健康。2023年,有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二次供水管理的建议》,剖析了二次供水建管存在的问题。同时建议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二次供水全过程管理;优化建管模式,提升二次供水运行管理水平;加强监督监测,确保二次供水水质安全。
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二次供水管理的建议》列为2023年度重点处理代表建议,多次就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充分调研、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积极办理,启动了市城区二次供水建设改造三年计划,将第一期改造计划列入2024年十大为民办实事,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于今年6月制定出台了《邵阳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作为主办单位,市城管局于去年3月至10月开展了市城区二次供水建设和管理情况专题调研,制定了加强二次供水管理的工作方案,组建了专门管理机构。今年,市城管局继续大力巩固建议办理成效,重点加强对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升级。截至9月底,该局已完成30个加压泵房的改造,惠及14325户、45994名居民,有力保障了居民用水安全。小区居民纷纷表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完成后,小区水压更稳定了、自来水也更清澈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饮水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各类管道直饮水、净水器、桶装水、瓶装水在小区、校园、办公楼等逐渐普及,高品质饮用水的市场需求量大。”2024年,市人大代表覃立勇在《关于推进城市管道直饮水建设和改造的建议》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市供水水质提升工作的不断加强,在现有条件下,采用更严格的水质标准,达到用户端实现直饮,成为群众的新期待。
从关注安全饮水到关注高品质饮水,市人大代表始终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开展调研,积极为群众代言。这些建议都折射出人大代表履职的温度。
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推进城市管道直饮水建设和改造的建议》列为2024年度重点处理代表建议。市城管局作为该建议的主办单位,积极向市人民政府争取政策,组织市自来水公司及专业机构对我市城区大型公园、车站、广场等多个场所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并走访了城区多家行政和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管道直饮水的市场需求,为项目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充分调研,市城管局采取先试点再选点建设的方式,选定了市自来水公司内部管道直饮水项目作为试点项目。目前,市自来水公司管道直饮水主体工程已顺利完成并通过了水质检测,同时在公司外部设置了免费饮水点,为周边居民喝上直饮水提供了极大便利。据了解,直饮水项目初步确定10处试点,其中2024年的城南公园、双清公园和蔡锷广场三处公共直饮水点的设计方案也已完成,预计将于今年完成建设。
“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提升,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新基建项目。”市人大环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跟踪督办,助推代表建议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