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这是瑶山深处一个从15头梅花鹿开始的奋斗故事

伤残村妇有志气 养鹿撑起一片天

邵阳日报记者 罗哲明 通讯员 朱巨滨

华发英用玉米粒喂养梅花鹿。

华发英迈着伤残的腿,忙碌而充满喜悦。

看似普通的女性,却有她的坚韧。

梅花鹿在瑶山深处扎下了根。

打扫鹿舍,精心呵护。

这些优雅的生灵,是华发英从困境中崛起、勤劳致富的见证。

用自己种植的食料喂养梅花鹿。

收割红薯叶,为鹿儿准备“美食”。

在遥远而神秘的瑶山深处,海拔较高,云雾缭绕,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耕作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在这片平凡的土地上,却有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她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奋斗的精神,书写了一段从困境中崛起、以梅花鹿养殖为生的传奇故事。10月13日,记者在新宁县黄金瑶族乡桃林村,见到了这位瑶山奇女子——华发英。

华发英,瑶族,1968年出生于新宁县黄金瑶族乡一个农户家庭,家庭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然而,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199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华发英的右脚严重受伤,经鉴定为四级伤残,从此她丧失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

当地山高路远,气候寒冷,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中稻,且产量不高。交通不便,更是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面对生活的困境,华发英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决定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她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国有牧场——黄金牧场曾饲养过梅花鹿。这一记忆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她的希望之路。

2008年,华发英经过深思熟虑和丈夫黄玉忠携手并肩,毅然决定贷款7万元,修建鹿舍,引进梅花鹿进行养殖。在当时,这无疑是一个大胆且充满风险的决定。然而,华发英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建成了约150平方米的鹿舍,并从东北引进了15头梅花鹿。

起初,养殖梅花鹿对于华发英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她需要学习如何饲养、如何防疫、如何割取鹿茸等技能。开弓没有回头箭。于是,她购买书籍并通过网络视频学习梅花鹿养殖新技术;冬季野外缺少青草的时候,她不用饲料喂养梅花鹿,而是用自己开荒种植收割的草料、玉米、红薯作为梅花鹿过冬的食物。就这样,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当地畜牧部门的支持,她逐渐掌握了养殖梅花鹿的窍门。

梅花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如今,华发英的梅花鹿养殖事业已经步入正轨。她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存栏梅花鹿33头,其中母鹿6头。每年5月至8月,是收割鹿茸的时节,华发英都会小心翼翼地割取鹿茸,确保梅花鹿的健康和鹿茸的品质。通过销售鹿茸、鹿茸血、鹿茸血酒等鹿产品,她每年的收入可达12万元。

这些鹿产品不仅在当地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到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华发英的成功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更为当地村民树立了勤劳致富的典范。她的事迹激励了周边村民的养殖热情,带动了当地梅花鹿养殖产业的发展。

--> 2024-10-24 邵阳日报记者 罗哲明 通讯员 朱巨滨 这是瑶山深处一个从15头梅花鹿开始的奋斗故事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70555.html 1 伤残村妇有志气 养鹿撑起一片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