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开始迷上奥运以来,其后的每届奥运会,我都会激情追“奥”,充分感受竞技体育的激烈、精彩、残酷和变幻莫测。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只要不加班,每天晚上我几乎都会钉在电视机前收看奥运节目。我那快满5岁的儿子,也常常跟我一起看得津津有味。每当中国运动员夺得冠军时,他都会跳起来欢叫;而当五星红旗在运动赛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他也会随着国歌激昂的音乐节拍挥舞着小手,“登登登”地跟着唱。
有天晚上,电视里正在播放关于我国一位奥运冠军的访谈节目。儿子突然飞快地跑进他的卧室,又飞快地跑了出来,手里举着一个有挂绳的卷笔刀(这个卷笔刀是他在幼儿园参加活动得到的奖品)。他将卷笔刀套在脖子上,立定在我面前,笑着大声说:“妈妈,我也是奥运冠军!”我被儿子的这个举动惊笑了。我立即命令他:“奥运冠军,站着别动,妈妈给你拍个照!”我有一个卡片相机,就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我迅速打开相机,将镜头对准儿子后按下了快门。给儿子拍完照后,我开心地拥抱了他,并拍着他的背对他说:“好孩子,妈妈相信你,你今后会夺很多冠军的!你今后也会像那些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不过夺冠可不容易啊,你要付出好多好多努力!”儿子懂事地点着头说:“我做得到呀!”儿子自挂“金牌”的举动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我感觉他身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劲头。我甚至有一种“这小子今后说不定还会蛮有出息”的强烈想法!
儿子渐渐长大,“不服输”的特质在学习方面日益显现。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成绩优秀,而且他性格阳光,调皮却不顽劣,老师和同学大多都喜欢他。当了他小学六年班主任的黄老师曾说:“他是我目前教过的学生中最有潜力考上清华北大的”。我把这句话转述给了儿子。儿子读高中后,勤学加巧学,一路高歌猛进,最后以682分的高考裸分成绩,夺得2017年郴州市的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儿子这个状元似乎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这十多年来他是那么努力,他付出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帮助他圆“冠军”梦!
儿子入读清华之后,经过层层闯关进了学校辩论队。他和其他队员一起代表清华大学参加过数场辩论赛,也夺过几个冠军。
儿子本科毕业后,经过笔试和面试考核后,被学校推荐为直博生,现在他已在读博四了。儿子在读本科和读博期间,多次获过学校的各类奖项,还于去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身上“不服输”的劲头一点都没减。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刚好处于暑假期间,我们母子又能在一起看奥运节目了。不过儿子的时间蛮紧张,他手头有几个正在做的课题,他只能选择性地看一下奥运节目。我相信,“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将伴随儿子一生!
(彭卫,湖南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