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蜿蜒流淌的资江上,静静地停泊着一艘古老的小渡船。这艘船,曾是连接两岸的“桥梁”。
故事得从很久以前说起,那时的资江上还没有桥梁,附近的居民往来全靠这条渡船。爷爷年轻时,是这附近最出色的舵手。他用坚实的臂膀和沉稳的心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摆渡着过往的行人。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黄昏的最后一抹余晖,都见证了他的辛勤与坚持。
对于爷爷而言,摆渡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工作,更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夕阳西下,爷爷总会坐在船头,抽着旱烟,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眼神中满是对这片水域的深情与眷恋。他会给我讲述那些关于渡船与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像河中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让人心生向往。
随着年岁的增长,爷爷开始教我如何掌舵,如何在风浪中保持平稳。他说:“掌舵如做人,需心定手稳,才能安全抵达彼岸。”在爷爷的悉心教导下,我渐渐学会了如何驾驭这艘渡船。更重要的是,我从中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要有勇气、有智慧,更要有一颗温暖而坚定的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这样的小渡船出行了。然而,爷爷和他的渡船却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过往的行人驻足观赏,甚至有人特意来体验一次古老的摆渡之旅。爷爷总是笑眯眯地迎接每一位乘客,用他那双粗糙却温暖有力的手,将人们安全送达对岸。他说,只要还有人需要,他就会一直守在这里,守着他的渡船。
对我而言,爷爷的渡船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个时光机,带着我穿越回那些与爷爷共度的美好时光。
如今,虽然爷爷已经离开了我们,资江码头也大变了模样,但他的渡船依然静静地停泊在那里。每当我想起爷爷,就会想起那艘渡船,想起那些与爷爷共度的日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份记忆与情感,勇往直前,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
(黄洲鹃,任职于新邵县新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