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以实干诠释爱国深情,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在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干,在担当使命中历练成长,才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勤学习,勇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青年学子既应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特别是来自乡村的青年大多经历了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历程,更加深刻感悟“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在教育”的道理,需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人生”“奋斗无止境,人生不设限”,用拼搏和汗水证明自己,才能不断刷新思想认识高度、事业发展高度,持续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创造“不可能”的新奇迹,把劣势变优势、短板变跳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立志向,敢登攀。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王阳明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祖国山河辽阔,名山大川众多,青年只要勇登攀、开眼界、阔心胸,就能养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胆识与豪情,立自力更生之志气,壮自强不息之骨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勤学钻研有本领、奋斗拼博有激情、力争上游有追求,在求索之路上敢与最优者“对标”、敢与最强者“比拼”、敢与最快者“赛跑”。
明大德,常修身。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心中有光亮,人生有光芒。青年要深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断涵养“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擦亮“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慧眼,历练“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韧劲,养成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端正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蓄一身浩然之气,锲而不舍、上下求索,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