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金石桥镇(曾用名土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并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深入开展文明实践,持续擦亮“土桥”品牌,在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文明乡镇的道路上奏出华美乐章。
拓展文明实践培育文明
该镇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培育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持续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目前已建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有32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全镇注册志愿者20000余人。今年以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已开展理论宣讲、走访慰问、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志愿者服务时长4万余小时。
金石桥镇商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组织志愿者定期开展保护环境卫生劝导,督促商户搞好门前卫生,做好门前三包;定期对镇内的兰草河进行巡逻清扫,实现水清岸美;协商处理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义务巡山,宣传森林防火;在节假日、学生开学日等人员出行高峰期,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商会志愿者们不为名,不为利,不计报酬,在各项公益活动中贡献力量,引导更多群众崇德尚善,加入做好事、当文明人的队伍。
该镇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用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文化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增强群众自信心和自豪感。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了“寨山油龙”庆新春、“猜灯谜,闹元宵”、邵阳市新兴文艺群体赴黄金井“为人民放歌”公益演出、乡镇篮球赛、八音锣鼓大赛、“梅山跤王”争霸赛等活动。其中,“我爱我的小山村”演唱会线上线下近百万人观看,“土桥夜市”和“土桥剧场”释放了消费新活力,擦亮了“土桥”名片。
实施移风易俗倡树文明
金石桥镇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绘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任务书”“施工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倡树文明新风,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行动。该镇的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安全生产、邻里纠纷、社会治安、保障权益、村容村风、移风易俗、奖惩机制等,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不断增强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着力培育新文明乡风。
黄金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村里有威望的村民代表,于2018年6月成立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并根据村里实际情况,严格制定章程。倡导群众婚事新办,提倡不纳彩礼或象征性收取礼金,婚礼仪式简约温馨;推行丧事简办,禁止大操大办,提倡以鲜花代替花圈,提倡亲朋以胸戴白花、臂戴黑纱的形式缅怀,倡导厚养薄葬、遗体火化、集中安葬;推行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对满月、周岁、订婚、老人寿辰、升学、封顶、乔迁、参军等喜庆事宜,只许家庭聚餐,不邀请“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及近姻亲”以外的人参与,更不得借机收受礼金礼品。2019年1月至今,该理事会引导帮助村民操办红白喜事130多起,为村民减负节约资金达250万元。
为倡树文明新风,黄金井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村组微信群、宣传栏等,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善行义举、厚养薄葬、尊老孝老、文明节俭、简礼厚意等文明观念。并不断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广泛传播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化解陈规陋习。
现在,黄金井村风清气正,说闲话的少了,不孝敬老人、不和睦邻里的少了,群众的思想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到现在的比文明、比家风,文明习俗观念已渗透人心,思发展、想发展的村民多了,如何早日实现致富成为广大村民的目标和心愿。
开展道德评议建设文明
2019年5月,金石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以“村民自治、道德先行、矛盾化解、社群和谐”为宗旨,成立了隆回县首个道德评议委员会,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该镇的道德评议委员会不断丰富评议活动主题及形式,在全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庄、美丽庭院、平安家庭等评选,对镇内涌现的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典型进行选树表彰。三年来,组织开展道德评议60余次,评选道德模范13人,义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参与交通安全整治、政策法律宣讲、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督查等活动60余次。
在评选身边典型的同时,该镇更注重发挥典型作用。每次评选都在当地的网站和村(社区)用“红榜”进行公示公开,利用群众会、院落会、微信群等方式,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对不孝敬老人、不和睦家庭、不自觉遵纪守法、不爱护环境卫生等反面典型,通过“黑榜”进行公示公开,并由驻村干部、村干部、道德评议委员会成员上门说服教育,以道德舆论,促进其思想进步。
金石桥镇道德评议委员会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弘扬了社会道德文明,传递正能量,引领乡风文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为金石桥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体系,调动了广大群众自治的积极性,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氛围,实现“以德治镇”与“以法治镇”的有机结合,使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