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以前从不放心我独自出门。现在有了电梯,上下楼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找人搀扶了,我也可以偶尔出门遛遛弯。”10月12日,在双清区东风路街道邵水桥社区粤湘商贸城,提起小区加装电梯后的便利,90岁的雷晓兰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粤湘商贸城作为我市的老旧小区之一,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4栋楼,有常住人口2000余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小区下面以前是一大型商场。修建时,原本在第1栋和第4栋留有两口电梯井,为居民日后装电梯用。商场为了方便运货,将两口电梯井改造成了货运电梯。
“从商场一楼到居民楼栋平台,一共要爬132道阶梯,相当于4层楼。好不容易爬上来后,还要爬自家楼栋的楼梯,住得高的最多要爬八九层楼,太难爬了!”居民叫苦不迭,纷纷萌生安装电梯的想法,其中第4栋住户的意愿最为强烈,他们经常自发聚在一起,和社区商量相关事宜。
“安装电梯申报必须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支持,所以我们按栋来规划,成功的几率大一点。”邵水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逵表示,第2栋和第3栋因为没有电梯井,就算装好了电梯还要在平台上走一段路,很多人就此作罢。
2022年7月,第4栋187名住户正式开始筹备之路。当年9月,大家多次召开居民大会,推选出5名在社区德高望重、细心负责的居民代表,把安装电梯这一民之所盼的大事交到他们手中。
就这样,5个人组成“安装电梯筹备小组”。小组里,62岁的易礼成做工程出身,懂技术,负责电梯加装的技术咨询;72岁的陆自文年纪最大,在社区最有声望,负责协调各方事务;年纪最小的王跃文则负责在外跑资料申报、电梯后期维护保养。他们3人都是邵水桥社区的邻长。另外两人分别是管震晓和江旭东,负责安装施工、设备安全及资金监管等。
“我们5个人工作都比较积极,每次开会一喊就来,起码开了二三十次。我们在外跑审批、跑施工,都没什么报酬,都是自愿的,一心想把这个事搞成。”陆自文说。一年半的时间里,为了一张小区建设平面图纸,他们往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跑了4次,并积极向市、区政府寻求财政支持,获得了5万元的经费补贴。
筹备过程中,代表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开始商场不准我们装电梯,怕影响以后转租。它一共有4层,每一层都不止一个老板,我们找人找不到、请人也请不动。5楼还有个住户,因电梯井20多年没用,私自把电梯井封住当成了杂物间,阻止我们施工。”陆自文说,“如果没有朱书记他们,我们这个电梯是装不成的。”
陆自文口中的“朱书记”是邵水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晓成,在岗工作17年,基层治理经验丰富。为解决这些问题,朱晓成多次找商场的代理人商量,最终商场同意施工,为居民安装电梯让出了免费通道,并上门做通了5楼住户的思想工作。
在社区的领导和支持下,电梯安装进入关键环节。2023年5月,居民代表们和社区一起,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评估各家施工单位提供的装修方案,综合考虑成本、价格、质量等因素,选定了最终的电梯安装公司,居民无一有异议。当年9月,在全面收集民意的基础上,代表们根据电梯安装公司核算的总成本、每户居民平摊费用,制定合理的收费方案,共筹措资金80余万元。
今年1月,工程竣工,粤湘商贸城居民终于迎来了第一部电梯,从此告别爬楼累、出门难的生活。
“在社区党总支引领下,邻长们充分履行职责,共同发力完成了本栋电梯安装,大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朱晓成说,自片组邻“三长制”在我市街道社区推进以来,许多像陆自文一样的人,带着为民服务的使命走进千家万户,收集难题、解决问题。每一件实事落成背后,都有邻长们的一腔热血。